本报讯 (驻地记者 孙国根) 为促进智能检验医学快速高效发展和交流合作,近日《智能检验医学(英文)》(《iLABMED》)成立首届编委会,并在深圳成功召开首次编委会。
本报讯 (驻地记者 孙国根) 为促进智能检验医学快速高效发展和交流合作,近日《智能检验医学(英文)》(《iLABMED》)成立首届编委会,并在深圳成功召开首次编委会。
会议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iLABMED期刊编辑部协办。
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任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家辉担任名誉主编。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汤一苇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浅川哲也教授等任共同主编。编委会成员跨越感染病学、检验医学、生物工程、公共卫生等不同学科。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由汤一苇教授主持。
卢洪洲说,《智能检验医学》是一本全英文的国际学术期刊,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学成为热点学科。中国的检验医学最近几年发展迅猛,因此从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来看,创立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检验医学领域顶级英文期刊,对传播检验新理论、交流诊断新技术、展示检验医学创新成果、提升中国学者在检验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有重要意义。卢洪洲还就期刊创办的背景、目标和范围、读者群、核心竞争力,以及期刊编委团队建设现状等进行详细介绍。他强调,iLABMED的发展战略源于4个“I”——创新(Innovative)、整合(Integrative)、智能(Intelligent)、国际化(International),在拥有智能化的加持后,检验医学发展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iLABMED将会成为检验医学领域期刊的标杆,获得巨大成功。
浅川哲也就编辑部工作流程和职责,以及稿件处理流程、期刊国内和国际市场宣传策略,以及期刊在出版方面的创新性举措等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
在讨论环节,与会编委、青年编委就期刊吸引高质量稿件、期刊宣传与推广、期刊未来发展方向等积极讨论与发言,iLABMED编委团队和青年编委团队就期刊目标达成共识。在众多国内外大家的支持下,该期刊将逐步成长为一个整合、创新、智能、国际、多学科交叉的检验医学领域顶级英文期刊,并在传播检验新理论、交流诊断新技术、展示检验医学创新成果、提升中国学者在检验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