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关于无症状转阳比例、拐点何时出现,科学家是怎么说的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2-04-18
导读

         导读 当前疫情持续多点扩散,持续走高的除了新增确诊与无症状感染者的数目,还有普通民众们焦躁不堪的忧虑。 不知何时能够转好的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而面对当下疫情的走向,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些许疑问,却不知从何处寻找答案。 新变异毒株是否会危及人类?奥密克戎致死率高于德尔塔是真的吗?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转阳?转阳概率有多高?疫情拐点何时到来? 针对这些有关疫情的热点话题,我们汇

关键字:  疫情防控 | 奥密克戎 

        导读

        当前疫情持续多点扩散,持续走高的除了新增确诊与无症状感染者的数目,还有普通民众们焦躁不堪的忧虑。

        不知何时能够转好的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而面对当下疫情的走向,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些许疑问,却不知从何处寻找答案。

        新变异毒株是否会危及人类?奥密克戎致死率高于德尔塔是真的吗?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转阳?转阳概率有多高?疫情拐点何时到来?

        针对这些有关疫情的热点话题,我们汇集了各个领域专家们的最新研判和解读,借助专家的观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防疫期间的干货。

        1. 新的突变株近在咫尺,我们该怎么办?

        4月2日,苏州市疾控中心在疫情发布会上介绍,该市发现奥密克戎进化出了BA.1.1分支。

        4月6日,印度孟买市政府发布消息称,孟买发现了首例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

        4月7日,巴西卫生部证实其本土同样发现了首例XE感染病例。

        这种新型XE毒株从今年1月在英国首次发现,后辗转香港、台湾、印度、巴西,已在全国快速蔓延。

        对于快速变异重组的各类新毒株,人们普遍忧心忡忡,担心新毒株会带来更强的传染性,危及健康、安全和生活。

        全球新冠病毒样本的遗传关系,图源:nextstrain.org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对此我们无需担心,新冠病毒变异是持续发生的常见事件,对于新变异毒株的出现,我们是有准备的。

        《科技日报》此前也连线了一位病毒专家,其表示,“此轮本土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按照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出现2个左右的变异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并非新冠病毒一出现新分支就都会变成厉害的变异株,只有少数“适应”当下生存环境的病毒才有可能存活下来,即便存活下来,也未必会发展成为主流毒株。

        由于大量的分支在流行的过程中会“自生自灭”,因此,即便是出现一个新的分支,也无需过度恐慌。

        当然,目前大家的目光依旧集中在风暴中心的奥密克戎毒株。

        2. 面对“物传人”,我们如何正确理解?

        近期,一个来自日本研究者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的论文发现,在塑料表面,原始毒株只能存活56小时,而奥密克戎可以存活193.5小时。

        这说明在同等条件下,奥密克戎远比之前的毒株在物品表面能存活的更久!

        赵卫教授指出奥密克戎存在物传人现象,可在纸张上存活2h

        对此,吉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赵庆龙也提醒到,奥密克戎BA.2毒株的活性更强,可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在皮肤表面存活近21个小时,在玻璃塑料、不锈钢等光滑表面上,可带毒传播7天,其基本传播指数接近于10。

        也就是一个人感染后,可以传染给10个人,传代间距更短,两到三天感染人数就会增倍。

        因此,面对奥密克戎的时代,普通民众们更不可忽视空气和物体的间接传播,拿取快递或外卖等物品时,要及时对物品做好消毒工作,并随时戴好口罩。

        3. 奥密克戎导致死亡人数超过德尔塔?

        4月6日晚,一条“奥密克戎导致死亡人数超过德尔塔”的消息冲上热搜,再次将奥密克戎推向了风口浪尖,似乎推翻了此前民众对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快、毒性小的共同认知。

        对此,吴尊友表示,关于奥密克戎毒株流行造成死亡人数高于同期德尔塔毒株流行导致的死亡人数,其实是对外国公开数据的再分析。

        而与国外相比,我国(香港除外)新冠肺炎病死率很低,直至今年3月,中国大陆累计报告病例十余万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97例。

        不能忽略的是,中国由奥密克戎带来的高死亡人数主要集中于香港。

        根据香港行政特区最新数据,截止4月5日,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超116万人感染、8136人死亡,病死率为0.7%,由奥密克戎引发的香港第五波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前四波疫情高出很多。

        4.为何会有这么多无症状,多大比例会转阳?

        近期,新冠病毒在我国本土的传播过程中,造成了无症状感染者的快速增长。上海每一天的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都超过2万例。

        有人对此提出疑问:为什么有人感染了病毒,却不表现症状?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本次疫情中,大部分病人肺炎的表现很少,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且年轻人、青壮年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比较高。

        王贵强提醒我们,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和流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咳嗽、打喷嚏、鼻塞等,病毒主要在上呼吸道大量存在,不像之前的变异株主要聚集在肺部,因此感染者应该对症状有新的认知。

        王贵强

        至于是否需要治疗,王贵强表示,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可以使用中成药早期干预,一是控制其不出现症状,尤其是不转为普通型;二是促其核酸早日转阴。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可能转阳? 对此,吉大一院援长春市传染病院医院抗疫救治医疗队组长曹杰给出了答案,有可能转阳。

        她还表示,从目前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患者的情况来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确诊病例的数量很少,不超过无症状感染者的5%,且转化为确诊病例后也多为轻症。

        因而无症状感染者转阳的概率极低,防控合理即可,无需太过于焦虑。

        5. 本轮上海疫情的拐点何时出现?

        面对上海持续爆发的疫情和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很多人都十分关注上海何时能迎来拐点,以便恢复正常的起居生活。

        近日,《八点健闻》曾连线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赵大海,得到消息称,随着第二轮检测完成,上海这波疫情将在本周末迎来拐点,预计四月中下旬清零,五一节后相当一部分区域可以恢复正常运转。

        但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则有着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目前上海单日新增还远未到达高位,疫情仍处于扩散期。

        他预计,上海在4月10日至5月10日期间,才能进入暴发流行期。保守估计,上海疫情要到5月下旬才能进入下降期。

        不管两方持何看法,专家们目前普遍都认为,从目前公布的数据,很难判断疫情的规模和走向,也很难预计拐点将在何时出现。

        6. 新冠病毒未来会越变越弱,还是越变越强?

        关于今后一年的疫情情况,著名病毒进化学家Trevor Bedford提到,未来最有可能的情况是BA.2继续发生突变,并持续发生免疫逃逸;但感染后发病率降低。

        这确实也符合目前对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的研判。

        Bedford预测在今后的新冠病毒或者像流感抗原漂移一样持续逐步进化,或者像奥密克戎一样,以一种传播迅速的高度突变的毒株迅速占据主导,很有可能在今后十年间,这种现象都会是主流。

        至于会不会出现一种传播能力更强、毒性更大的新病毒取代奥密克戎,Bedford表示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低。

        SARS-CoV-2 将继续进化以逃避人群免疫力

        未来 12 个月可能出现的情况

        7.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状态,还要持续多久?

        而面对中国国内疫情的未来趋势,专家们又是怎样研判的呢?

        吴尊友专家表示,“这种疫情状态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我们的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落实的力度。”从严从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近期呈现的疫情多点散发的形势很快会得到好转。

        只是,本轮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隐匿性强、速度快的特点密切相关。

        要想尽早结束本轮疫情,必须坚持:外防输入堵住源头,内防反弹切断传播。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