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采样可检测新冠病毒 来源:eLife 近日,发表于eLife的一项工作中,研究团队开发的手机屏幕检测(PoST)方法,可以利用从手机屏幕上采集的样本来检测新冠病毒。通过常规鼻拭子检测呈阳性的人员从手机屏幕取样也呈阳性,且在81%至100%高传染性人群的手机上检测到了病毒。 PoST方法不仅可以使新冠大规模测试变得更加容易,且还可以用来遏制未知病毒的爆发,避免将来疾病大流行。 单剂腺病毒
手机屏幕采样可检测新冠病毒
来源:eLife
近日,发表于eLife的一项工作中,研究团队开发的手机屏幕检测(PoST)方法,可以利用从手机屏幕上采集的样本来检测新冠病毒。通过常规鼻拭子检测呈阳性的人员从手机屏幕取样也呈阳性,且在81%至100%高传染性人群的手机上检测到了病毒。
PoST方法不仅可以使新冠大规模测试变得更加容易,且还可以用来遏制未知病毒的爆发,避免将来疾病大流行。
单剂腺病毒疫苗对Delta等多种新冠变异株显示中和活性
来源:bioRxiv
7月1日,强生公司宣布其单剂新冠疫苗Ad26.COV2.S对目前正在迅速传播的Delta变种和其它广泛传播的新冠病毒变种表现出强力和持久的活性。另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疫苗激发的免疫反应能够持续至少8个月。
Ad26.COV2.S是一款利用腺病毒血清型26(Ad26)载体表达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新冠疫苗,只需要接种一针就可以提供保护效力。目前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紧急使用授权。
感染新冠会使血细胞受损
来源:Biophysical Journal
7月2日,发表于《生物物理学杂志》(Biophysical Journal)的一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实时形变测量仪,发现新冠病毒会显着改变人体内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大小和硬度,持续时间可能长达数月。
研究还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红细胞的供氧能力也在感染中受损,患者的淋巴细胞也明显变软。此外,在感染7个月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仍有显着变化。
这一发现或有助于解释有些症状会在新冠肺炎病患身上存在很长时间的原因。
新冠病毒跨种传播的关键突变被发现
来源:Cell
7月6日,发表于《细胞》(Cell)的一项研究指出,T372A单一突变新冠病毒适应人类宿主的关键突变。通过分析182000个SARS-CoV-2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碱基突变标签(A1114G),其突变后表达的氨基酸T372A位于S抗原RBD内,可以减少病毒表面糖基,从而增强病毒与宿主受体hACE2的结合能力。
这一突变存在于所有人类SARS-CoV-2序列中,但不存在于相关蝙蝠和穿山甲的冠状病毒中。
WTO将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纳入新冠治疗方案
7月6日,WHO更新了新冠患者护理指南,将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纳入可使用的药物名单,这是一类对新冠危重症患者有救命作用的药物,与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时效果尤其显着。
与标准疗法相比,新冠危重症患者使用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可减少13%的死亡率,每千名危重症患者的死亡人数可减少28人;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几率下降了28%,每千名危重症患者中需要机械通气者可减少23 人。
新冠病毒小RNA或可预判重症发生
来源:Cell Discovery
7月6日,发表于《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在新冠患者血清中鉴定出了一种由新冠病毒编码的microRNA样的小RNA(简称milRNA),这种milRNA只存在于重症患者血清中,轻症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均未检测到。数据表明,该标志物对重症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7.1%,是一种精准预测患者发展为重症的预警标志物,并且具有病程监测价值。
在临床治疗中,对这种milRNA进行监测,将有望帮助医生提前判断新冠患者病情走向,对于将要进入重症期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控和提前治疗,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
超70%新冠康复患者在感染后一年内体内抗体仍为阳性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7月6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70%的新冠康复患者在感染后的12个月内,体内抗体水平仍保持阳性,抗体滴度水平在第9个月时趋于稳定(较感染之初下降了约64%)。稳定后,抗体滴度可以维持至第12个月,未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研究还发现,感染新冠后的第1~2个月,男性体内抗体滴度水平高于女性,但第6~7个月与第11~12个月时已经无明显区别。
该研究纳入了武汉地区自然感染后康复的869名患者,共采集分析了1782份血浆样本。
阿斯利康疫苗的抗体同凝血蛋白结合或可引起血栓
来源:Nature
7月7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中工作,研究人员分析了接种过一剂阿斯利康疫苗的5位免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平均年龄44岁)的血清,发现他们体内的抗体会与一个参与凝血的蛋白结合,且结合位点和抗凝血药物肝素与该蛋白结合的位点相同。
两者结合后会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随后通过血小板表面的另一种受体激活血小板,这或许会引起凝血,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
科兴疫苗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公布
来源:NEJM
7月7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篇论文中,公布了智利大规模接种科兴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CoronaVac)的真实世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接种2剂疫苗的人群,预防发病的保护效力估计值为65.9%,预防因住院的保护效力为87.5%,预防收住重症监护室的保护效力为90.3%,而预防死亡的保护效力达86.3%。
这是NEJM首次发表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大样本临床研究结果,标志着中国新冠疫苗真实世界有效性数据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治疗新冠的新靶点被发现
来源:Nature Cell Biology
7月8日,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的一项研究中,揭开了核衣壳蛋白(SARS2-NP)介导先天免疫逃逸、蛋白翻译后修饰以及突变的相关机制,SARS2-NP蛋白具有发生液液相分离的能力,同时其中的二聚化结构域对于其相分离活性非常关键。
研究人员发现,NP蛋白中包含了高度乙酰化的位点,该位点的模拟乙酰化突变会破坏SARS2-NP蛋白的液-液相分离能力,证明SARS2-NP蛋白的相分离活性可以作为新冠病毒感染后可能的治疗靶点,为相关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
5万人基因数据揭示与新冠易感性和严重度相关位点
来源:Nature
7月8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了13个与新冠易感性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新基因组区域。
研究人员汇总了46组研究,覆盖东亚、南亚、非洲、美洲、欧洲、非洲、中东等地区的19个国家,包括了不同血统的人群,共涉及近5万名新冠患者,以及作为对照的200万人。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开展了三项全基因组关联荟萃分析,分别找到了与新冠病毒易感程度有关的4个位点,以及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相关的9个位点。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