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细菌竟与寄生虫共感染竟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佚名 来源:生物谷 日期:2019-09-20
导读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慕尼黑科技大学(TUM)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血吸虫与幽门螺杆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减弱了两种病原体单独存在时产生的不利健康后果。

关键字:  细菌 | 寄生虫 | 感染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慕尼黑科技大学(TUM)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血吸虫与幽门螺杆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减弱了两种病原体单独存在时产生的不利健康后果。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属(俗称血吸虫)引起的疾病,全世界约有2.4亿人患有该疾病。这些寄生虫通常来自湖泊,池塘或河流等水域环境。蠕虫,幼虫和卵子通过血液转移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其中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对肝脏存在特别危害,会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定植于人体胃部的细菌。德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携带该细菌,全球的比率实际上是50%左右。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溃疡和癌症的发生有关。

        在血吸虫广泛存在的地方,如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幽门螺杆菌与血吸虫病的共同感染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对此,由Clarissa Prazeres da Costa教授等人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小鼠模型分析了与幽门螺杆菌和曼氏血吸虫共感染的情况。

        在血吸虫病感染中,最初是为期五周的急性期,之后进入慢性期。作者发现,在血吸虫病的急性期,胃中的T细胞数量减少。在仅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宿主中,T细胞在胃中则发生富集并且引起炎症。“我们发现血吸虫病会增加肝脏中趋化因子水平的增加。趋化因子会吸引T细胞向肝脏聚集,这可以减少胃部炎症反应。”

        然而,当慢性期开始时,这种影响逐渐消失。虽然单独感染血吸虫病的宿主经常在该阶段遭受肝损伤,但这种情况在共感染时并不常见。在他们的研究中,作者检测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小鼠血液中信号蛋白IL-13dRa2水平增加。“IL-13dRa2可以提供针对肝硬化的保护,甚至可以逆转组织变异的进程,”Clarissa Prazeres da Costa说。

        乍一看,共同感染时的相互作用可能看起来像一个“积极”的副作用:虽然受感染的个体患有两种疾病,但两者的有害影响似乎都减少了。“然而,共感染可能会产生其他后果。例如,免疫反应的复杂性会限制疫苗的保护效果。我们迫切需要更多关于其影响和处理方法的研究,从而开发新的更有效的疫苗接种策略。”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