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Science子刊封面、央视报道:中国团队率先获取寨卡病毒特异性人源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生物探索 日期:2016-12-16
导读

          12月14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封面刊登了一篇中国研究团队完成的最新学术成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员课题组和高福院士团队合作,率先研发出高效、特异性人源寨卡病毒抗体,并在小鼠模型上成功验证其具有治疗病毒感染的能力。该抗体有望成为治疗病毒感染的候选药物,有望打破无药可医的困境。

关键字:  寨卡病毒 | 人源抗体 

        12月14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封面刊登了一篇中国研究团队完成的最新学术成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员课题组和高福院士团队合作,率先研发出高效、特异性人源寨卡病毒抗体,并在小鼠模型上成功验证其具有治疗病毒感染的能力。该抗体有望成为治疗病毒感染的候选药物,有望打破无药可医的困境。

        12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对这一成果进行了相关报道。研究团队研发的中和抗体只针对寨卡病毒,且作用靶点和保护机制明确。严景华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抗体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和抗体针对的是这个病毒,它的机制非常的清楚,可能就对这种小头症,它有一个很好的治疗的一个潜力。”

        自2015年初在巴西爆发以来,寨卡病毒席卷多个南美国家和地区,迅速成为国际高度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虽然病毒引发的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等感染症状极少威胁生命,但是很多研究表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并发症与该病毒有关联。更有研究证实,寨卡病毒会造成神经损伤、胎儿发育缺陷、男性不育等并发症。遗憾的是,现有的科研和医疗水平无法防治Zika病毒引发的并发症问题。

        严景华研究员课题组和高福院士团队合作以一位南美输入病例的血液作为样本,从中成功筛选出13个抗体,它们能够与病毒表面的E蛋白结合。E蛋白负责识别受体和膜融合,由三个不同的结构域(I、II和III)。更重要的是,E蛋白含有产生中和抗体的重要表位。经过一系列功能验证试验,证实Z3L1和 Z23抗体具有较高的中和活性,且对于登革热等黄病毒没有交叉反应,有望进一步开发成药物。

        寨卡病人筛选中和抗体及功能验证流程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网)

        在抗体鉴定过程中,研究团队采用了单细胞测序技术找到该抗体的DNA序列进而实现发酵罐培养复制。这一技术能够从康复者中快速分离鉴定出抗原特异的中和抗体,并在短时间内达到规模化生产,提供大量的有效的应急抗体。

        随后,研究团队以小鼠为模型,验证Z3L1和 Z23抗体的中和能力。结果发现,这两个抗体能够高效与不同的病毒抗原表位结合,从而特异性阻断病毒感染。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以“鸡尾酒”的形式实现防治目的,同时对中和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还可以对疫苗的设计奠定基础。

        严景华研究员表示:“小鼠感染寨卡病毒之后体重会显着减少,当它们的体重减少20%之后就会死亡。实验中,未经抗体治疗的小鼠最终死亡;而治疗组体重变化不明显,存活率达到100%。”

        高福院士强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针寨卡病毒的特异性的药物,只有一些抗病毒的通用药物。目前我们找到了这样的抗体,这个抗体进一步延伸研究研发,将来可以作为药物为人类所使用。”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