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儿童ALL患者治疗中的感染风险有哪些?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6-11-08
导读

         危险因素特异性疗法和维持治疗的改进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增加至90%左右,但化疗药物的强化和延长应用明显增加了感染风险。治疗相关感染并发症在ALL儿科患者中也非常具有特点,但相关数据只限制在诱导治疗期间,整个治疗过程的数据仍不充分。

        危险因素特异性疗法和维持治疗的改进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增加至90%左右,但化疗药物的强化和延长应用明显增加了感染风险。治疗相关感染并发症在ALL儿科患者中也非常具有特点,但相关数据只限制在诱导治疗期间,整个治疗过程的数据仍不充分。

        最近,发表于《Annals of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旨在评估ALL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发生感染相关并发症的范围和风险因素。该研究共纳入409名新诊断ALL的儿科患者。

        在2420例感染事件中,分别有1107例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1313例临床或微生物感染。在所记录的感染事件中,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n=389),其次是耳(n=151)、血液(n=147)和胃肠道感染(n=145),这些感染事件尤其常见于强化治疗期间如缓解诱导和再诱导,而呼吸道和耳部感染也会发生于持续治疗期。3年累积感染相关性死亡率低(1.0%±0.9%, n=4),包括2例死于蜡样芽孢杆菌菌血症。所有患者未发生真菌感染相关性死亡。诊断时年龄1~9.9岁是诱导期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P=0.002)和持续期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其他感染事件(均P<0.001)的相关因素。

        与低危患者相比,标危和高危患者在早期持续治疗时接受了更强化的治疗,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病率(P<0.001)及所记录的感染发病率(P=0.043)也明显更高。另外,持续治疗期间,地塞米松脉冲式给药后,中性粒细胞激增不良可反映骨髓储备功能障碍,也会导致感染的发生(P<0.001)。

        该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相关性死亡率低,但年龄小、白种人、强化化疗以及地塞米松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激增不良,均会导致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密切监测这类患者,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调整化疗方案。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