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寨卡病毒:又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作者:CMT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6-03-10
导读

          寨卡病毒(ZikaVirus)疫情从南美巴西一路向北波及,穿过中美洲直抵墨西哥,其“版图”还在不断扩张,同时,可能与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联系的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亦密集出现。经过专家评估及证据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2月1日宣布,这是继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及埃博拉疫情后发生的第四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关键字:  寨卡病毒 |  

        寨卡病毒(ZikaVirus)疫情从南美巴西一路向北波及,穿过中美洲直抵墨西哥,其“版图”还在不断扩张,同时,可能与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联系的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亦密集出现。经过专家评估及证据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2月1日宣布,这是继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及埃博拉疫情后发生的第四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月16日,WHO公布有关全球感染寨卡病毒的报告指出,已证实在34个国家境内有确诊病例,其中27个国家在拉丁美洲,7个国家报告与寨卡病毒传播同步出现小头症或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病例。在疫情的重灾区巴西,截至1月30日共报告4783例新生儿小头症疑似病例,其中确诊404例(17例确认同寨卡病毒有关);哥伦比亚感染寨卡病毒案例已超过3万例,并且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激增。另外,据《福布斯》刊登的一项报告显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25个国家由于寨卡病毒肆虐,而被拉入“旅游地黑名单”,经济损失预计可达639亿美元,最为惨重的是墨西哥和巴西。对于这片经济停滞、政局动荡、内外交困的拉美土地,寨卡无疑成为悬其头上的另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2月9日,中国大陆确诊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截至3月1日,中国大陆共确诊8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江西省1例,广东省3例,浙江省4例。福西(Fauci)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文指出,“这是个人类主导的世界,拥挤的都市,不可避免的国际旅行,还有各种各样的个体行为,这些或大或小的扰动无不产生蝴蝶效应,随时可能打破生态平衡,数不清的沉睡着的致病原可能突然惊醒。”对于寨卡病毒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最想了解的莫过于它是何种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之间有无关联,有何种防控措施等等,在本期专题中,我们将重点阐述。

        01伊蚊是“罪魁祸首”

        传播媒介寨卡病毒通过受到感染的伊蚊属蚊虫叮咬传播到人,这主要涉及热带地区的埃及伊蚊。它与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蚊虫相同。根据监测,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的广大区域。

        母婴传播从孕妇胎盘中检测出寨卡病毒,提示寨卡病毒可能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此外,有寨卡病毒血症的孕妇,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在乳汁中曾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寨卡病毒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寨卡病毒有可能通过输血或性接触进行传播。截至2月18日,有两起病例涉及寨卡病毒的性传播,另有一起病例在精液中发现了寨卡病毒。但是,要确认性行为是否是寨卡病毒传播的经常途径还需要有更多证据。

        02仅20%感染者出现症状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现有资料显示为3~12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03WHO:更多证据显示小头症与寨卡病毒有关联

        小头症是新生儿小头或在出生后头部停止发育的一种疾病。近期在巴西出现的疫情中,当地卫生部门发现出生时患有小头症的婴儿数量出现增多情况。

        2月1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lJMed)在线发表一篇简报,介绍一例孕妇感染寨卡病毒所致的胎儿小头症病例。32周时终止妊娠,尸检发现,胎儿脑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几乎完全无脑回,且存在脑积水和多灶性营养不良性钙化;另外,在胎儿脑组织中获取了寨卡病毒完整基因组。

        巴西一项研究,在2名孕妇的羊水中均检测出寨卡病毒基因组,而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以及微小病毒B19检测均为阴性,提示寨卡病毒可穿过胎盘屏障,是人胎的一个潜在感染源。该研究结果加强了寨卡病毒与巴西新生儿小头症病例之间的关联。

        2月19日,WHO助理总干事布鲁斯?艾尔沃德(BruceAylward)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间存在关联,但最终证实该关联还需4~6个月时间。虽然目前仍未证实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不断积累的证据正显示它们之间存在联系。随着一些确诊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将在未来数月分娩,可能将会出现更多的证据。

        04寨卡病毒或可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哥伦比亚病例数量激增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其周围神经的罕见病症。

        2013-2014年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了首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当时还同时出现了登革热疫情,在此期间报告称,吉兰-巴雷综合征出现非正常上升。2月29日,《柳叶刀》(Lancet)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提供了首个关于寨卡病毒可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证据;在法属波利尼西亚暴发疫情期间,共有4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基于数据分析显示,每10万名寨卡感染病例中,将会有24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大多数患者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前平均6天,曾报告有寨卡感染症状,检测均有寨卡病毒抗体。

        而2015年当巴西首次出现寨卡病毒疫情时也同样观察到吉兰-巴雷综合征上升情况。

        据英国《卫报》2月4日消息,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首次宣布3例感染寨卡病毒死亡病例。报道称,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在出现吉兰-巴雷综合征症状,包括肌肉无力和瘫痪,随后死亡,另有一名男性是在2015年11月末不治身亡。而这3例患者均检查出感染寨卡病毒。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JuanManuelSantos)表示,预计哥伦比亚在本轮疫情中最终可能有多达60万例寨卡病例,而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数量可能多达1000例。

        05联防联控,严阵以待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显示,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治疗。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成人用法为每次250~500mg、每日3~4次,儿童用法为每次10~15mg/kg,可间隔4~6小时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成人用法为每次200~400mg,4~6小时1次,儿童每次5~10mg/kg,每日3次。伴有结膜炎时可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滴眼液,1~2滴/次,每日4次。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建议准备妊娠及孕妇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我国存在再次输入的风险,需联防联控,严阵以待。

        06疫情防控科研进展

        1月30日,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仅用3天时间即开发出寨卡病毒30分钟快速恒温扩增检测试剂,该试剂将以微流控芯片形式实现对寨卡病毒的快速检测,有效应对在世界各地蔓延的寨卡病毒疫情。

        目前发现约有15个药品制造商或诊疗机构,正在攻克寨卡病毒疫苗难关。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要求国会紧急拨款18亿美元抗击寨卡,并将加紧研发疫苗。据联合国网站消息,WHO专家2月12日表示,寨卡病毒的传播和与之相关的小头症依然牵动着整个世界的注意力,但预防寨卡病毒的疫苗的面世至少还需要18个月的时间。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