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很严峻 男男性行为成上升最快群体

作者:伊文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5-11-23
导读

         昨天在沪召开的“2015年艾滋病学术大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达10.4万例,较上年增加14.8%,而上海艾滋病疫情也呈上升态势,增幅约为10%左右,男男性行为者占性传播新发病例的70%。专家在会议上透露,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我国今年艾滋病疫情上升最快的群体,防治工作挑战巨大。

        昨天在沪召开的“2015年艾滋病学术大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达10.4万例,较上年增加14.8%,而上海艾滋病疫情也呈上升态势,增幅约为10%左右,男男性行为者占性传播新发病例的70%。专家在会议上透露,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我国今年艾滋病疫情上升最快的群体,防治工作挑战巨大。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在大会上透露,今年是我国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30周年,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很严峻。尽管全国艾滋病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状态,但部分地区流行程度较高。而且,从艾滋病病毒感染绝对数字看,我国是世界上感染人数最多的15个国家之一。近年我国年轻男性感染率上升,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各地艾滋病传播危险因素依然广泛存在,现有的防治技术策略、手段和能力尚不能满足需求,防治工作中仍然有许多难题需要科学研究予以破解。

        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秘书长、上海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庄鸣华介绍,与全国情况类似,上海艾滋病疫情继续上升,幅度与去年持平,上升幅度在10%左右。从传播方式来看,以往我国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输血和吸毒感染,但目前性传播速度急剧上升,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上海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比例占98%。“目前高危人群已经从过去的吸毒者、失足妇女转为男男性行为者,但因为男男性行为者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活动场所不固定,使得这部分人很难接触到,这为艾滋病防治带来很大挑战。”

        庄鸣华介绍说,上海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政府为主导,在继续全面深入推动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干预覆盖面,对“三小”场所(“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月平均干预率超过90%。同时,本地户籍孕产妇已经连续7年无母婴传播发生,检测率达到99.9%。而针对男男性行为人员这一重点人群,上海将扩大检测和扩大治疗作为重要干预措施加以推广实施,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干预,去年共动员检测近8000人,而今年至今已经突破10000人。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