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发展回顾
1971年9月,第一台CT被安装于英国阿特金森-莫利医院,成功完成首例脑肿瘤患者诊断,自此医学影像诊断步入了CT时代。目前CT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正规医院必备的诊断仪器,并正向“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迈进。在我国,北京医院放射科李果珍教授等人于1979年率先引入CT,并于1985年编纂了我国最早的两部CT专著之一《临床体部CT诊断学》,推动了我国开展和应用医学影像诊断的发展。在CT发明4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有幸采访李果珍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周诚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马国林教授,请他们为我们介绍CT带给临床诊疗的进步、CT发展方向以及特殊人群CT辐射剂量降低策略,特别是无创性血管成像(CTA)展示的在血管病变诊断上的美好前景。..[详细]
  CT临床应用
  
颅内急性出血和颅脑外伤
 脑血管病的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CT以其快速、准确、无创等优点成为脑血管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特别是对于出血性疾病,由于磁共振的信号变化是建立在血红蛋白的动态改变和其内铁的性状..[详细]
肺栓塞和血管成像
 影像学检查上,国际上已取得共识,认为CT肺动脉造影(CTPA)应成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CTPA可初步鉴别急性或慢性肺栓塞,对于急性肺栓塞,CTPA不仅能明确肺栓塞的存在,而且还可观察到受累肺动脉内栓子..[详细]
  
多部位复合外伤
 在影像检查中,通常以普通X线检查患者有无骨折。由于多部位复合外伤的伤员不易搬动,而且往往还需要接受胸腹盆部大范围检查,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公推以CT做“一站式”检查评估,CT可明确复合外伤的部位、性质、程..[详细]
心脏冠状动脉成像
 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用于诊断和评价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其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很好地显示钙化及非钙化斑块,确定血管狭窄及程度,对支架及搭桥术后进行复查评价。从早期的前..[详细]
CT发展新方向及面临的问题
  功能成像 周教授介绍,从临床角度,目前普遍认为,影像学的发展将从单纯显示形态的解剖图像逐渐走向功能学图像。所谓功能成像,就是影像中同时可以反映组织器官甚至是细胞分子水平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信息。目前CT灌注成像即属于一种功能成像。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病理活动都与组织器官的血流变化密切相关,而传统CT影像能提供清晰的形态学改变,却无法提供功能上的变化信息,对于部分病变(如肿瘤),仅凭形态学改变有时很难作出诊断或鉴别病变性质,灌注成像可提供血管生成信息。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可分为了解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了解肿瘤的异常灌注及其分化、分级等情况。CT将通过发现组织器官的上述功能变化信息,从而协助临床诊治........[详细]
  降低CT辐射量

CT使用现状及潜在风险

螺旋CT应用的增多导致了与CT扫描有关辐射剂量的明显增加。虽然CT检查比例约占放射科检查的15%,但却是最大的单一医疗辐射曝光源,占患者接受辐射剂量的70%。临床医师必须关注CT检查中的与电离辐射相关的疾病风险。一项有关1991-1996年CT使用数据的研究显示,目前美国所有癌症中归因于CT检查辐射的比例高达0.4%,当特定器官癌症风险与目前CT使用水平相应时,癌症中的1.5%~2%可能最终归因于CT电离辐射。[详细]

降低CT辐射剂量的主要方法

降低管电流(mA) 管电流与辐射剂量之间呈线性相关。管电流降低主要影响低对比分辨力,使低对比组织(如脑、肝脏)的图像质量明显下降,而对高对比组织分辨力影响甚小,对高对比的器官(如肺和骨)的影响不明显。保持管电压不变,降低管电流,是目前降低辐射剂量的主要方式之一。[详细]

特殊患者CT辐射剂量降低策略

儿童患者:对儿童患者降低辐射剂量的最好方法是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选择少或非电离辐射的诊断成像模式。
孕妇:妊娠患者接受CT扫描指征通常包括可疑阑尾炎、肺栓塞和输尿管结石。
心脏CT辐射剂量:心脏CT检查中以心电图(ECG)为基础的管电流调制是一个重要剂量减少手段。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研究显示,对低心率(HR≤65 次/分)、中心率(65 次/分[详细]
  更多相关阅读
主页 |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040853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