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188体育平台论坛 、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以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最为复杂。人肠道中的细菌细胞数达1014个,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肠道菌约400~500种,分为原籍菌群和外籍菌群,原籍菌群多为肠道正常菌群,除细菌外,人体还存在正常病毒群、正常真菌群、正常螺旋体群等,各有其生理作用。肠道菌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它的稳定性,它对人类抵抗肠道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极其重要的。维持其稳定性是临床治疗的重点。《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聚焦“肠道里的微生态”,并制作专题,以飨读者。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

酸奶、泡菜、腐乳、乳酸菌饮料、部分帮助消化的药物……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食品、药物中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都是基于微生态学理论研制的产品。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微生物,离不开由无数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系统。[详细]

解读肠道微生态与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重要作用,而肠源性内毒素主要来源于肠道菌群的失衡。因此, 通过调整肠道菌群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症状,预防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详细]

微生态制剂知多少

微生态制剂也称为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机体内正常菌群成员,或对其有促进作用的其他无害微生物等物质制备而成的。微生态制剂在宿主体内具有调整、恢复微生态平衡的作用,能帮助宿主保持正常的生理、免疫功能,达到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详细]

通过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来自中国台湾的Dr King及其同事检测了乳酸杆菌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能力。研究人员对台湾健康志愿者的成人排泄物、婴儿排泄物、乳汁及阴道拭子进行了收集,并从这些样品中分离出益生菌菌株,且均对这些供商业化使用的菌株进行了拮抗幽门螺杆菌的筛检。[详细]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肿瘤

人类肠道含有大量微生物群落,与宿主形成共生关系,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益生菌是指对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有益,可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微生物。近年来,益生菌对肿瘤发生的抑制作用已引起科学界的关注。业已发现,益生菌能诱导人胃癌细胞株HGT-1细胞的凋亡。益生菌通过影响金属蛋白酶9活性和紧密连接蛋白(ZO)-1,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提高结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还可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癌基因表达,从而减少黄曲霉素B1诱发肝癌癌前病变的发生。[详细]

肠道微生态与肝脏疾病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肝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微生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肠道微生态与肝脏在解剖结构及功能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常时,肝脏可清除来自肠道的各种毒素,还能清除肠源性细菌、真菌等。一旦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时,肠道微生态可显著变化,进而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及其各种代谢产物大量移位进入肠外器官,过度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凋亡、坏死。这大大加快了慢性肝炎重症化、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和感染的进程。肠道微生态失衡对重症肝炎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临床上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肝脏疾病已取得初步良好成果,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详细]

肠道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是目前临床面临的热点问题。运用多种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Hp感染的治疗方案,因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导致根除率逐渐降低,“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方案,对Hp的根除率下降至50%~70%,且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详细]
  专题链接
主页 |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040853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