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食管癌的发病率、发病部位和分子特征以及癌症类型均有差异,食管腺癌和鳞癌也有差异。新辅助放化疗是标准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有待继续探索,需开展基于中国患者的研究,以及进一步探索新的化疗药物在中国鳞癌患者中的价值。未来还需开展探索最佳综合治疗模式的研究和有关靶向药物的前景研究。
一、食管癌流行病学的东西方差异
1、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中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其他国家,食管癌在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分别位列第10位和第8位,而在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分别位列第6位和第4位。总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美国的两倍。
2、地区差异:食管癌的发病率随区域不同有很大变化,高发区主要有亚洲、南非、东非和法国北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特点也呈明显的地区差异,总体表现为城市比农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东部发达地区较西部欠发达地区低。食管癌在太行山脉附近的省份明显高发,河南林州食管癌与贲门癌发病率最高,占当地全部恶性肿瘤的81.4%。随着居民营养状况改善,食管癌的发病率会自然下降,但事实上由于诸如吸烟、饮酒和环境污染等新的危险因素增加,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下降非常缓慢!
3、食管癌亚型及发病部位的差异:近些年美国的食管腺癌发病率在上升,但鳞癌发病率在下降;腺癌占比超过2/3,主要位于食管下1/3段,常累及胃-食管交界部。而在中国,食管鳞癌的发病率占89.0%,腺癌占8.5%;中段食管癌占49.8%。由此可见,中国和美国食管癌的发病部位和类型均差别较大。在日本等亚洲国家,鳞癌占比均超过90%。
食管腺、鳞癌的差异
|
腺癌 |
鳞癌 |
流行情况 |
多见于食管癌非高发区,如欧美国家 |
多见于食管癌高发区,如亚洲、南非、东非和法国北部等 |
发病部位 |
多见于食管远端及胃食管连接处 |
多见于食管中上三分之一段 |
危险因素 |
肥胖、胃食管返流、Barrett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酗酒 |
营养状况差、食物被亚硝胺等污染,吸烟、饮酒和喜食刺激性食物 |
术后预后 |
RO切除后长期预后较好 |
相对预后较差 |
放化疗敏感性 |
敏感性稍欠 |
相对敏感 |
Her-2/neu表达 |
过表达比例较高,约15%左右 |
过表达比例低,约1%-5% |
分子基因差异 |
TP53、CDKN2A、SMAD4、ARID1A、PIK3CA突变 |
NOTCH1突变、TP53、CCND1等 |
综上所述,东西方食管癌在病变部位、危险因素、组织亚型、生物行为和分子特征方面均存在差异,那么治疗相应就应该有所不同,但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据均得益于西方国家的研究,而缺少中国特有的研究。
二、治疗
食管鳞癌的新辅助放化疗
食管鳞癌的新辅助放化疗地位非常稳固,有两项研究均证实了这种治疗的益处。新辅助放化疗比单纯手术改善食管癌生存,对鳞癌患者益处更大。新辅助放化疗相比新辅助化疗的优势未确立。因此,对于鳞癌的治疗,除了非常早期的治疗,目前指南明确推荐局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为标准治疗方案。
新辅助化疗
关于食管癌的新辅助化疗,北美INT0113研究显示,单纯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组的OS和DFS均无差异;腺、鳞癌也无差异。而样本量更大的MRC OEO2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组的OS明显长于单纯化疗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两项类似的研究(DF方案)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有学者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两项研究的新辅助化疗时间不同,3个疗程的化疗是否增加了患者的毒性,延迟了手术治疗?但这并非主要原因;(2)两项研究的腺癌比率不同,前后者分别为51%和70%,这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主要原因,从而推测新辅助化疗可能对腺癌效果较好。
另外,一项专门针对腺癌新辅助化疗的MAGIC研究显示,围术期化疗(ECF,3个疗程)明显改善胃癌、胃食管结合部及下端食管腺癌的PFS和OS。
相关指南也对食管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也做出了相应的推荐,而未对食管鳞癌做推荐。
食管鳞癌单药化疗疗效汇总分析研究显示,紫杉醇最有效,治疗反应率达44%。个别研究也得出了食管鳞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阳性结果。
三、总结
东西方食管癌的发病率、发病部位和分子特征以及癌症类型均有差异,食管腺癌和鳞癌也有差异。新辅助放化疗是标准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有待继续探索,需开展基于中国患者的研究,以及进一步探索新的化疗药物在中国鳞癌患者中的价值。未来还需开展探索最佳综合治疗模式的研究和有关靶向药物的前景研究。
本文根据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在第十八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5年CSCO学术年会上报告整理。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