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是全力抢救还是缓解痛苦?“好死”真的不如“赖活”吗?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从出生的一刻起,就在向着死亡走去,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然而,面对死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念和选择。死亡既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当一个人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时,能否获得良好的临终关怀,最后有尊严地离开人世,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命质量,也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从今天起,我们推出“追问临终关怀”系列报道,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编者
北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临终关怀病房,图为医生正在询问一位老人身体情况。
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
●缓和医疗不是让患者在“治愈”和“好转”的虚假期待中“活受罪”,而是让患者正视死亡,坦然面对,并保持尊严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示范病房曾住过一位慢阻肺患者。他的气管被切开,身上还插着鼻饲管和导尿管,在住院的两年多时间里,一直依靠呼吸机维持。他昏迷被送往医院后,子女坚持积极抢救。每当他神志清醒时就向子女哀求:“我不想这么痛苦地活着!”但是子女也很无奈,只想尽全力抢救,哪怕“多活一秒”。
在“孝为先”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绝大多数子女总是希望尽可能延续老人的生命,却无法体会老人身心的煎熬和痛苦。然而,对于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人来说,“好死”真的不如“赖活”吗?
宁晓红是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她说:“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剧烈的疼痛已经很难承受了,放化疗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我们真的希望这些患者少受点罪。”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缓和医疗”三原则是: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缓和医疗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重在帮助临终患者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缓和医疗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不是让患者在“治愈”和“好转”的虚假期待中苦苦挣扎,而是让患者正视死亡,并保持尊严。
人都是怕死的,癌症患者也不例外。当他们被告知生命的终点时,如何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最终安详平和地离世,这是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宁晓红曾经到一位临终患者家里出诊。那是一位99岁患有严重心衰的老太太,估计寿命不会超过6个月了。老太太和儿女们都决定,不要再送到医院里折腾了,就在家里实行临终关怀。老太太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家里备有临终关怀药箱,护士每周去看望她一次,根据症状调整一下利尿药的剂量。
老太太睡在一间布置温馨的房间里,身上盖着10多年前自己手织的大花毛毯,穿着一套别致的小花睡衣,手里甚至还握着一只可爱的绒毛小熊,儿女们都围在身边。她睡着了,看不出有什么痛苦,很安详,也许哪一天就这样永远睡去了。那幅平和安详的画面,较之患者在医院里插满各种管子、体无完肤去世的场景,简直有天壤之别。
曾经有一名76岁的晚期直肠癌、肺癌患者,术后转移复发,已经出现了意识模糊。可是她的女儿还是希望能向老人隐瞒病情,只告诉她肚子里长了一个包。然而,宁晓红并不希望老人被这种爱“绑架”,她认为患者应该有知情权,而不是到死都被蒙在鼓里,患者本人的意愿应该放在第一位。
作为缓和医疗的践行者,宁晓红更倾向于让患者知晓自己的真实病情,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治疗方式。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不进行无效治疗,不带着遗憾离去。虽然很难,但医生应该有这个理念,并努力争取患者家属的认同。
缓和医疗不是放弃治疗
●缓和医疗将治疗的重心从治愈疾病转移到减轻患者痛苦,不再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不再做增加病人痛苦、于事无补的检查和治疗
一位女大学生不幸罹患淋巴瘤,且多次复发,医生们深知她去日不多,她却一遍又一遍地问着医生:何时痊愈?
“跟她聊天时,我能看到她眼里的虔诚和期待,她还那么年轻,是多么渴望能活下来啊!”宁晓红语气略带苦涩。
很多患者或家属把缓和医疗误认为是放弃治疗,无法接受。宁晓红说,缓和医疗并不是见死不救,而是转变治疗的目的。对于威胁生命、现有医学不可能治愈的疾病,缓和医疗将治疗的重心从治愈疾病转移到减轻患者痛苦上来,不再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不再做增加病人痛苦、于事无补的检查和治疗,尤其是有创性的检查和治疗,从而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
缓和医疗并非让病人等死,也不建议他们在虚假的希望中“活受罪”,更不容许他们假“安乐死”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最后时日尽量舒适、宁静、有尊严。实行缓和医疗的病人,与不惜一切代价治疗的病人相比,不仅活得更好,也活得更长。
去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癌症患者。剧烈的疼痛,严重的浮肿,加上心慌憋气,无休止地折磨着这位老人。她罹患胆管细胞癌,已有全身多处转移,入院当日的CT片显示,双肺、肝脏、盆腔广泛转移,此外还有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下肢肿得穿不进裤子。
“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和放化疗的机会,我们做什么都没有用了。”协和医院老年科医生张宁看着患者病情一步步恶化,心里同样无比煎熬。
“我们还可以为她做很多事情!”宁晓红会诊后决定,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减轻痛苦,给她生命最后的安详。
宁晓红得知,患者特别想舒舒服服睡个觉,于是就想办法满足患者的愿望。患者有心包积液,心脏舒张明显受限,最紧迫的就是减少补液,适当利尿。针对患者严重乏力和厌食,宁大夫尝试了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地塞米松,很快患者下肢的水肿就开始消退。第三天查房时,患者带着微笑对大夫说:“昨天晚上是睡得最好的一次,我第一次平躺着入睡了,真好!”
缓和医疗不是安乐死。安乐死是病人授权医生使用药物、帮助其快速死亡,也可以说是在医生帮助下的病人自杀。缓和医疗则是使用各种手段减轻病人痛苦,在西方已被医疗界及民众广为接受,安乐死却存在很大争议。
死亡教育仍是空白
●医学院校致力于把救死扶伤的信念植入学生心里,总是教学生如何去救治患者,却很少教他们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帮助回天乏术的患者死得更安详
一位75岁的老先生因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住院,被转入重症监护室,病情急剧恶化。医生们抢救了2个多小时,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了,于是拿着签字单到门口和家属谈“放弃抢救”,结果家属很不理解,投诉了医生。
其实,医生并没有做错什么,虽然尽了最大努力抢救患者,但是实在救不回来。家属却无法接受亲人的离世。缓和医疗就是努力让患者及家属接受坏消息,并且认可缓和医疗的做法。
不治就是不孝,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治疗,这是患者家属的普遍心态,也是缓和医疗理念推行的最大障碍。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宁晓红总是不厌其烦地跟家属阐明患者知情的重要性,希望对方能够把患者意愿放在第一位。
宁晓红说,患者接受了缓和医疗,并不代表沟通工作就结束了。患者去世后,也需要给患者家属做“哀伤辅导”,让他们跨过这个坎。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而人们往往非常重视“生”,却刻意忽略了老、病,尤其是死。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祺认为,直面死亡,而不是回避死亡,可以使公众走出“把死亡看作医生和医学失败”的误区。
“在我们的医学教育中,死亡教育还是空白。”宁晓红说,我国医学院校的老师们致力于把救死扶伤的信念植入学生心里,总是教学生如何去救治患者,却很少教他们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帮助回天乏术的患者死得更安详。
北京协和医学院已经开设了《舒缓医学》的研究生课程。宁晓红是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她希望未来可以让本科生也接受缓和医疗的教育,让他们在学会拯救生命的同时,也学会面对死亡。同时,在公众中开展死亡教育,改变人们对于“积极抢救”的盲目迷信和“缓和医疗等于扔下亲人不管”的错误认识。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实施缓和医疗已刻不容缓。2013年,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建议制订《自然死亡法案》,让已经病到无法治疗的患者平静而有尊严地走向生命终点。然而,直到现在,国内仍然没有出台相关法律。如果医生在患者需要救治时不实施心肺复苏,很可能会因为“不作为”而构成犯罪。因此,全面推行缓和医疗,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