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心血管

2011HRS年会:关注心律学热点话题

作者:陈婕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5-16
导读

         美国每年约有25~30万人死于心脏猝死(SCD),每2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骤停而死亡,年死亡率高于乳腺癌、肺癌和艾滋病,SCD无疑是HRS年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闫倩医生通过大会口头报告与参会者分享了SCD领域的中国经验。《循环周刊》编辑也精选了其他会议热点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字:  HRS | 心律失常 | 心脏猝死 

 

inserted image
inserted image
inserted image

 

  美国每年约有25~30万人死于心脏猝死(SCD),每2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骤停而死亡,年死亡率高于乳腺癌、肺癌和艾滋病,SCD无疑是HRS年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闫倩医生通过大会口头报告与参会者分享了SCD领域的中国经验。《循环周刊》编辑也精选了其他会议热点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聚焦心脏猝死

  心律失常基因检测专家共识发布

  众所周知,许多导致SCD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于遗传性离子通道病或心肌病患者。目前,基因检测在明确患者潜在心脏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广大心内科医生及时更新基因检测在心脏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作用的相关知识,在本届HRS年会上,HRS联合欧洲心律学会(EHRA)就离子通道病和心肌病的遗传基因检测发表了专家共识。

  这一国际性专家共识主要就基因检测对13种心脏疾病诊断、预后和治疗的影响进行了阐述。这些疾病分别为长QT综合征、儿茶酚胺依赖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布鲁戈登(Brugada)综合征、心脏传导疾病、短QT综合征、房颤、肥厚性心肌病(H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右室发育不良、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限制性心肌病、院外心脏骤停幸存者以及不能解释的猝死尸检后病例。专家共识就遗传性心脏疾病进行了以下总体推荐:①所有具有家族性心脏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均推荐进行遗传咨询,应包括风险、获益以及临床和(或)基因检测可行性的讨论;②治疗方案不应仅依赖于基因检测结果,而应基于个体化的综合临床评估;③在对基因检测和治疗拥有丰富经验的中心,基因检测前咨询、基因检测和检测结果的合理解释可能使遗传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病患者获益。

  临床试验结果相继揭晓

  除PRELUDE研究外,一项针对美国第3次全国健康及营养调查(NHANESⅢ)人群QT间期的研究结果显示,QT间期延长或缩短,甚至处于正常高、低值范围内,均与SCD发生率升高有关。一项日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率震荡是心梗后合并2型 患者SCD发生率升高的有力危险分层指标。另一项美国研究结果则提示,与SCD相关的传统指标(如年龄、男性、QRS时程、QT/QTc间期、JTc间期、Tp-e、RR间期等)在室性起搏心律时与SCD无关。

  国内相关研究参与交流

  在SCD领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亦有2项研究被HRS年会接收,分别以口头报告和壁报的形式参与学术交流。其中一项研究探讨了HCM患者心电图上碎裂QRS波群与心脏MRI检查中延迟增强信号的关系(2项指标均与SCD相关)。结果显示,HCM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群能高特异性地反映心脏MRI检查中存在广泛延迟增强信号(86.1%),但敏感性稍差(47.7%),且碎裂QRS波在心电图上的分布可粗略反映延迟增强信号在心肌上的对应位置,这也恰好能够解释碎裂QRS波是反映心肌瘢痕/纤维化的一项指标。

  另一篇关于正常人碎裂QRS波群检出率、分布特征的研究连续入选了1500名健康成年人,结果提示,碎裂QRS波群检出率并不低(5.1%),但多分布于下壁导联(86.8%),而心脏MRI检查未见延迟增强信号,提示正常人碎裂QRS波群不是心肌纤维化的指标,其机制可能与额面电轴左偏有关。这类人群SCD发病率低,预后良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闫倩)

  其他热点一览

  HRS专家共识:关注CIED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在本届年会期间,HRS首次就心血管置入式电子器械(CIED,如置入式除颤器、起搏器和心律失常监测仪)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发表了专家共识,旨在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评估,以及手术期间和术后管理的合理建议。专家共识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要求CIED团队与手术团队(包括外科医生和麻醉师)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专家共识最基本的建议是,CIED团队应为手术团队在围手术期CIED管理方面提供指导,两个团队进行充分沟通,且CIED团队的建议在围手术期管理中被有效落实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预后。具体而言,CIED医生需要外科医生以处方的形式简要告知手术信息,包括手术类型和解剖部位,是否会使用单极电手术刀、心律转复或除颤设备,以及手术场所的类型、预计术后住院天数等。反之,CIED医生也应为手术团队提供必要的信息,例如末次随访时间,装置类型、生产厂家和型号,置入装置的指征、电池寿命、新电极、程序,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起搏器依赖等。

  保龄球馆与舞厅:AED亦有用武之地

  美国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表明,人们在保龄球馆或舞厅内容易发生心脏骤停,这些非传统运动场所也有必要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这项研究分析了1996-2008年心脏骤停在各种都市环境下、不同室内运动场所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了心脏骤停发生于室内运动场所与其他室内公共场所的预后差异。结果表明,心脏骤停常发生于人们进行篮球(16%)、跳舞(8.7%)、健身(8.7%)、跑步机跑步(8%)、网球(4.7%)、保龄球(4%)、游泳(4%)和举重(4%)等活动期间。与在其他场所发生心脏骤停者相比,在运动场所发生心脏骤停者的出院后生存率显著升高(50%对36%),这部分患者通常更年轻,以男性居多,更容易发生室颤,却更可能得到旁观者心肺复苏(CPR)及AED救治。

  Sprint Fidelis电极断裂:ICD-CRT者更易受害

  早在2007年,Sprint Fidelis除颤器电极就因断裂发生率高于预期而被迫全球召回。加拿大学者对RAFT研究进行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与单纯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者相比,置入ICD联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患者更容易发生Sprint Fidelis电极断裂。

  在RAFT研究入选的1798例患者中,818例患者使用了Sprint Fidelis电极,联合置入ICD-CRT或单纯置入ICD的患者数分别为413例和405例。在2004-2010年期间,共发生明确的电极断裂事件48起,ICD-CRT组较单纯ICD组电极断裂发生率显著升高(8.1%对3.5%),且断裂发生时间也显著缩短(风险比为2.14)。安装电极完整性警报(LIA)可减少电极断裂带来的不适当放电。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