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是个有温度的、崇高的名词,她们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感性,安抚着患者的不安,以不逊于男医生的高超医术,缓解患者的病痛。她们身兼多重职责,不敢轻言放弃,以柔弱之躯,承生命之重,用誓言传承使命,用坚守诠释初心。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许多劳动妇女在享受国家给予的半天假期时,还有部分女性仍然坚守在岗位上,譬如“女医生”。她们不仅是医生,还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
正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所说,“女医生”是个有温度的、崇高的名词,她们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感性,安抚着患者的不安,以不逊于男医生的高超医术,缓解患者的病痛。她们身兼多重职责,不敢轻言放弃,以柔弱之躯,承生命之重,用誓言传承使命,用坚守诠释初心。
01
日前,苏州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一名白血病患者,突然出现严重败血症,急需血小板挽救生命。可疫情期间,血站库存紧张。得知情况后,主治医师陆泳萍决定要为自己的病人捐献血小板。值完班后,她来不及休息就赶到苏州市中心血站,捐献了血小板。她说,只要能救病人,不管是什么方式都开心。
去年10月,44岁的刘女士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经过化疗,今年2月,她转院来到苏州市中医医院。不久前,刘女士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引发的败血症,她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数据很不乐观。
陆泳萍医生说,患者出现了全身皮肤的出血点,很有可能会出现颅内出血,或者重要脏器的自发性的出血,所以当时是很危险的。考虑到自己也是B型血,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陆泳萍医生毫不犹豫决定,要给自己的病人刘女士捐献血小板。当天下午3点多,陆泳萍刚值完专家门诊,来不及休息,就赶到苏州市中心血站。事后,陆泳萍还帮刘女士发动了无偿献血,基本上能保证刘女士每天都能输到血小板。陆泳萍医生介绍,只要能顺利度过14天骨髓抑制期,刘女士就能成功脱离危险。
刘女士的丈夫说,当时知道情况很危险之后第一反应是很着急的,想着看能不能从身边的兄弟姐妹中找到合适的匹配的人,但是当时的情况很危险、很危险,病人等不了。当知道了陆泳萍医生捐献血小板这个事情,才真正体会到医生这种高尚的医德,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白衣天使,心里是非常非常感谢的。
陆泳萍医生说,给自己的患者献血小板,觉得是义不容辞的事情,而且可以挽救一条生命,作为一名医生,以这样的方式能拯救自己的病人,心里是非常开心的。
02
2021年5月7日,苏州大学医学部举行了一场遗体告别仪式,送别了91岁的退休医生黄若兰。黄若兰的家属根据其遗愿,将眼角膜捐给一位眼疾患者,将遗体捐献给苏州大学医学部用于医学研究。
建国初期,黄若兰加入卫生防疫队伍,参加过防治血吸虫病、消灭天花、防治肺结核等行动。结婚后的黄若兰和丈夫从福建老家来到江苏苏州,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奋战在医疗一线。黄若兰退休后本可安享晚年,但她选择继续进修医学,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平日里黄若兰经常传授急救知识,有一次还在火车上抢救了一名突发癫痫的病人。
2009年,黄若兰主动给苏州红十字会写信,表示愿为祖国的医学和科学事业奉献全部。
2021年5月5日,黄若兰因心肾功能衰竭,不幸离世,家属根据她的遗愿,将眼角膜和遗体捐献出来。
03
2020年10月6日,陕西西安年仅49岁的小儿眼科医生邢咏新因病去世。在生命尽头,她将眼角膜捐献给自己工作的医院,将遗体捐献给自己学医的大学。作为一名医生,她将生命最后的礼物贡献给了这个世界。
很多人都不知道,作为医生的邢咏新同时也是一个病人。邢咏新在4岁时被查出先天性免疫系统疾病。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确定病症。一直到多年后她上了医学院才确诊是过敏性紫癜,一种尚未明确发病原因和机制的罕见疾病,对自身红细胞过敏,全世界只有几十个病例,迄今没有治疗方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邢咏新经常吃着药坐着轮椅吸着氧一边忍受着自己的病痛,一边去为患者祛除病痛。
2020年10月6日,邢咏新医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遵照她的生前遗愿,她的遗体捐献给自己的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供医疗科研使用,她的眼角膜捐献给她工作的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眼库,目前已经让两名患者重获光明。
原西安市第一医院小儿眼科主任 邢咏新:因为我是早产,所以小时候身体就不是特别好。所以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跟医院打交道。以前的那些老一辈的医生对病人都是特别体恤,医者仁心,就是特别感动。在我熟知的职业里除了老师就是医生了。像我就一直在患者和医生两个角色之间切换,所以我作为一名患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医生怎么对待我,那么当我切换到医生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就怎么对待我的患者。
来源: 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蟹视频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