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

睡眠障碍患者失眠机制及诊断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中洪博元生物 日期:2019-04-16
导读

         失眠症的特点是长时间的睡眠困难,对白天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所有形式的失眠中,慢性失眠是最常见的。根据使用DSM-IV标准的研究,全世界失眠症的患病率估计约为10%。

关键字:  睡眠障碍 

        失眠症的特点是长时间的睡眠困难,对白天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所有形式的失眠中,慢性失眠是最常见的。根据使用DSM-IV标准的研究,全世界失眠症的患病率估计约为10%。

        失眠的机制

        虽然对失眠的病因学了解甚少,但一些容易导致个体失眠、引发失眠或使其长期失眠的心理、行为、遗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已得到确定。导致失眠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包括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对睡眠的过度担忧、睡眠卫生不良、将问题内在化的倾向和不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基因与失眠包括那些编码时钟蛋白,调节昼夜节律,那些编码蛋白质等相关活动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和γ-aminobutyric酸(GABA)。最后,许多失眠症患者在睡眠和清醒时都经历了高觉醒状态——一种生理觉醒增强的状态,尽管与失眠症有关尚不清楚。

        生活质量的影响

        失眠会对身体表现、情绪和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会严重降低学业和职业成就,给人际关系带来压力,并造成巨大的痛苦。失眠还可能加剧癌症、帕金森病和疼痛障碍等其他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挑战。总的来说,慢性失眠的生活质量与其他严重的慢性疾病类似,如重度抑郁症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失眠障碍的诊断

        诊断是根据病人的睡眠经验报告作出的,需要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意,难以开始和维持睡眠,以及与之相关的白天损伤,如疲劳、记忆力差和注意力下降。这些症状必须每周出现3天,至少持续3个月。其他可能干扰睡眠的情况,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必须排除。

        改善失眠患者的预后需要一个多方面的方法。常见的治疗措施有与自我的认知治疗、放松训练、正念训练、外界刺激的控制和睡眠限制。但同样需要研究阐明导致失眠的心理和生物学机制,并确定过度觉醒是否是失眠的原因或后果。这些努力将得到越来越标准化的诊断标准的协助,这将使研究之间的比较更有意义,并对失眠的全球流行病学状况提供更清楚的了解。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