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杰孚委员就心衰、癌症等疾病的疾病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提出建议。
聚焦两会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杰孚委员就心衰、癌症等疾病的疾病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提出建议,他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不管是肿瘤,冠心病、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衰作为“心血管疾病最后的战场”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安宁疗护注重人文关怀、可缓解患者及家属心理、躯体、社会困扰,目前已成为慢性疾病患者护理重要且热门的研究主题。
尽管目前我国的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已经进入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快速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观念、立法、文化、医疗体制等方面还没有适应安宁疗护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安宁疗护是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安宁疗护能力建设是惠及民生、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背景与现状
2016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要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建设。
2014年国际姑息治疗联盟(WPCA)公布的成人安宁疗护需求的疾病分布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占38.47%,而癌症患者位列第二,占34.01%。2017年2月9日,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和《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并在全国多地开展了试点工作。其中明确了安宁疗护实践是以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规定了疼痛等症状控制的诊疗护理要点,舒适照护要点,以及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服务要求。近年来,心衰安宁疗护也已得到重视,被写入我国心衰治疗指南,成为疾病管理指南的重要推荐意见。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2103家设有安宁疗护的医院。
目前我国安宁疗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安宁疗护资源紧张,无法满足患者医疗服务需求
安宁疗护游离在医保体系之外,患者经济负担沉重
专业人才培养不足,供给质量亟待提高
安宁疗护在中国起步晚,尚缺乏广泛的社会认知
改进建议
采用多学科模式,建立健全心衰、癌症等专科病房管理标准和制度,提高医疗机构及养老机构安宁疗护质量
将安宁疗护加入疾病管理指南推荐中,作为心衰、肿瘤等疾病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常规治疗中,在实践上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完善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资质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
在医疗条件和人员配备无法达标的养老机构开展站点式医疗服务,推进医疗护理院的服务模式;
建立县、乡、村家庭安宁疗护照护指导中心,对乡村全科医生进行安宁疗护培训。
立法支持安宁疗护纳入医保,让所有有需要的患者都能接受安宁疗护治疗
美国安宁疗护事业之所以能取得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将安宁疗护服务被纳入医疗保险,从而扩大了覆盖面,使更多的病人能够享受这项福利;
集合多方力量依靠法律、财政、政策制定出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既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保证该制度的享受者受益,又完全从现实的财力出发,将提供的服务仅限于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安宁疗护服务健康、有序、持久地运转。
加强安宁疗护学科建设,建立安宁疗护专科培训机制
积极在高校开展安宁疗护相关专业课程,大力普及安宁疗护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医疗机构对在职医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国家层面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培养安宁疗护专科专业人才;
扩大学术性研究机构和科研队伍,为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重视对医疗团队及大众的生命教育,提高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识
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同家属交流,引导固有传统观念的改变,鼓励患者及家属接受安宁疗护服务,提高死亡质量;
系统化进行安宁疗护教育,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塑造正确的生死观。将生命教育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程,在职安宁疗护人员需定期参加生命教育培训及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列入绩效,如不达标者取消职业资格;
社会媒体及传统宗教文化传播者应积极发挥宣传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普及安宁疗护知识,推广安宁疗护服务,肯定生命意义,提高生命质量,做到患者无痛苦,家属无遗憾,生死两相安,彻底改变中国死亡质量指数落后的局面。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