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

葛均波:关于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医疗机构人才需求

作者:佚名 来源:心血管健康联盟信息平台 日期:2019-03-25
导读

         医学培养是精英教育,临床医学教育招生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间的关系。

关键字:  两会 | 葛均波 

        聚焦两会

        医学培养是精英教育,临床医学教育招生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间的关系,应根据区域发展和行业需求协调各级别、各区域医学院校招生数量,我国医生的培养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谈数量,在质量提升过程中,应将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紧密衔接,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不断改善和优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适当结合,在提升医疗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合理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改善我国医学院校招生多、医疗机构用人难的境况。

        背景

        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医教协同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基础宽厚、临床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支撑机制,并鼓励中央部门所属医学院校适度扩招。在此背景下,各大学纷纷着手建立或拟建医学院校。据统计,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已有近32所已经建立或者正在筹建医学院。

        作为一名医疗界政协代表和多年扎身于临床一线的医生,我对高校集中建立医学院和扩充招生的举措非常关注:

        一方面,我期待越来越多的高校为我国医学事业输送优质的医疗人才;

        另一方面:我担心医学院校的纷纷建立以及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只注重培养医疗从业人员的数量培养而忽略了对于医学生的深层次培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国内大量地方医学院、中高职学校和民办医学院校,在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不够和区域医疗机构需求不明的情况下盲目扩招,招生规模太大,而有限的教学资源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导致一些医学院校存在毕业生很高比例无法就职于医疗机构或不能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而被淘汰,这将严重桎梏我国医疗事业良性、有序发展,对教育资源也造成了极大浪费。

        问题

        从整体形势来看,国家对医疗领域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当前,教育部支持有办学实力的综合性院校建立医学院或扩大医学专业招生,为紧跟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多的大学通过合并、自建和共建等为主要途径建立医学院或医学专业以提升学术影响力、学科实力以及社会声誉。然而,大规模的新建医学院校和开设医学专业或者现有各级医学院校均选择扩大招生是否符合我国临床医学发展的需求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下面,我就此提出几点见解。

        现有医学院校扩大招生是否符合我国医疗机构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已有140多所医学院(不含中医院校),随着地方医学院、中高职学校和民办医学院校不断扩充招生,每年招生人数已经突破60万人,医学本专科毕业生也已超过50万人。而目前医疗机构每年招收医学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不足五成,从供求角度分析,输出端与需求端存在严重失衡,其主要原因在于,医学教育作为精英教育,随之地方医学院、民办医学高校不断扩招,在数量提升的同时,不能很好的兼顾质量,其医学专业本专科毕业很难达到医疗机构用人要求和专业水平需求,除选择深造外,本专科毕业医学生多选择转行以缓解就业压力,加之医疗机构多存在编制等用人限制,不愿招收没有临床经验的医学本专科毕业生,医疗行业教育资源投入无法获得最大化收益。因此,现有的医学教育通过扩招手段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医疗机构招人难的实际问题。

        新建医学院校或医学专业能否解决这一问题?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在原有985、211工程高校的基础上,确立了42所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获得科研经费的快速增长、增强学术能力、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许多高校开始加速医科布局。一流大学纷纷建立医学院校或医学专业的举措对我国临床医生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依然有限,

        一方面,一流大学招生名额十分有限,入学门槛较高、医学院办学时间相对较短、不能为临床医学输出大量人才;

        另一方面,一流大学建立和筹建医学专业更多是为了培养更多复合型、跨学科的医学人才,培育服务于我国医学发展的研究型学者和科学家,而不是针对或面向医疗机构的用人需求。

        因此,仅靠新建医学院校或医学专业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机构所需临床人才紧缺这一难题。

        建议

        紧跟我国临床人才需求,医学院校招生应量体裁衣

        建议教育部、卫健委从医疗机构的根本需求出发,加强监管,建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医疗行业人才需求的供需平衡机制。根据每年全国和各地区医疗人才需求及医学教育资源统计状况,合理调整各区域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及结构,对医疗人才紧缺、办学实力较强的医学院校鼓励扩充招生,保证区域性医疗人才需求;

        对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或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现有培养规模的地区和高等医学院校,适当调减招生规模,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教学质量。根据每年的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相关统计数据,制定医学院校设置、区域布局、专业结构、招生规模、教学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计划;

        鼓励更多现有医学院校踏实做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作,不盲目扩充招生数量,保证高质量的医疗人才不断输送至医疗机构,提升我国的医师个人能力和医院的疾病救治水平。

        一流大学建立医学院或医学专业应充分考虑医疗机构所需

        目前,一流大学纷纷新建医学院或医学专业,在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同时,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更多跨学科、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从而形成双赢局面。考虑到我国医疗机构医学人才匮乏的现实情况,个人建议,一流大学在办学时应积极响应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院校适当扩招的号召,充分发挥其财政资源、学术硬实力、社会声誉等优势,积极开设临床医学等临床应用对口专业,为医疗机构培养更多临床型医学人才,帮助解决目前因专业要求不对等而造成的医疗人才供给端与需求端衔接不畅的问题。切实提升我国临床型医学人才的能力和素养。

        建立更合理的阶段性培养机制,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医疗人才质量

        加大医学院校的改革力度,使其深入贯彻《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深化院校培养,并与毕业后教育相结合。

        (1)本科生培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严格临床实习实训管理,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在个别条件允许的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实习阶段可考虑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以便毕业后进入医疗机构完成剩余住培培训任务并顺利开展医疗工作。

        (2)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全面确立住培和专培体系在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时的充分应用,在具备较好临床教学条件的医学高等院校开展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结合的试点,将毕业后教育时间轴前移,合并或减少重复的培训内容,提升专业医学人才的培养速度,简化医学人才培养流程。

        (3)毕业后培养:对未就读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的医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医疗机构工作后应严格开展毕业后培养,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促使医学专业毕业生获得更规范的临床技能培训,住培和专培通过考核后应授予其同等学历的学位证书。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