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预约护士上门的“网约护士”千呼万唤始出来。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试点时间为2019年2月至12月。“网约护士”的护理服务范围是什么?服务过程中如何保证医疗安全?
通过手机预约护士上门的“网约护士”千呼万唤始出来。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试点时间为2019年2月至12月。“网约护士”的护理服务范围是什么?服务过程中如何保证医疗安全?
为何选择上述6个试点地区?
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指出,选取这些试点省份有一个特点是人口比较多、老龄化比较严重,另外在“互联网+”的环境包括一些管理和政策方面都比较成熟。
“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焦雅辉表示,“互联网+护理服务”重点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 、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原则上,服务项目以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为宜。
如何保障医疗安全与“网约护士”人身安全?
“网约护士”涉及到资质、收费、相关责任、风险防控、支撑机制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核心关键词是“安全”。一是护士安全,护士到病人家里提供服务,自己的安全该怎么保障;二是医疗安全,病人在家里接受服务,比如输液,输液是有危险的,一旦发生了输液反应,患者的医疗安全如何保障。这是在试点过程中的两个关注的问题。
可以看到,《方案》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循序渐进式的。如果担心护士安全,就应该确定病人是真实可靠的。因此,要求病人到试点医疗机构进行首诊、建档,签订家庭服务协议,实现人脸识别和精准定位。在试点实施过程中,首先护士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去提供这种服务,一定是要互联网的企业和医疗机构合作,让护士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如果担心医疗安全,就应该确定服务的有效性。首先不是所有病患都适合上门护理,服务项目以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为宜,比如有一些压疮的简单处理,还有胃管的处理;其次不是所有护士都可以上门,要具备5年以上护理经验,没有不良记录;再次要签订协议,建立医疗纠纷和风险防范机制,配置护理工作记录仪,使服务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
“网约护士”怎么收费?
《方案》要求,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价格和支付机制。试点地区应当结合实际供给需求,发挥市场议价机制,参照当地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综合考虑交通成本、信息技术成本、护士劳务技术价值和劳动报酬等因素,探索建立价格和相关支付保障机制。
去年以来多地悄然兴起的“共享护士”,如今正式获得官方认可并开始推广了。仅凭市场巨大的需求,或许不能决定其最终的走向。平台和个人,也不应该认为存在市场需求就可以畅行无阻,还需要对其规范化、合法化。
“网约护士”的运作规律不同于传统的医疗,要让“网约护士”服务健康发展,仍有很多政策、法律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