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医学人文

中国医生那么忙,为什么还得写论文

作者:吴寒 来源:网易新闻 日期:2018-12-24
导读

女人最好的嫁妆是什么?是美貌,是内涵,是气质,还是自信?

关键字: 医生 | 论文 | 中国 | |

女人最好的嫁妆是什么?是美貌,是内涵,是气质,还是自信?

这些都是很好的。

可是对一个医生来说,女人最好的嫁妆应该是这个:

“自带10篇SCI论文已接受,可改夫君为第一作者”。

这份嫁妆出自网上的一份“征婚启事”,其实是一个段子。不过它倒是非常形象的展示了中国医生的困境。搞不定论文,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医生最头疼、最怨念的问题之一。

2017年发生过一起轰动的论文造假事件,《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杂志撤销了107篇中国论文,大部分论文的作者都是医生。对这样严重的学术造假事件,舆论自然是批评为主。然而,在批评学术不端同时,也不乏为医生鸣不平的声音。

确实,现在论文在医生评价体系中的地位高得不合理。甚至有这种说法:救一百个人,做一千台手术,都不如发一篇论文。那么,中国的医生怎么会背上论文这个沉重的负担呢?

论文造假背后,是医生的无奈

中国医生论文造假早就引起了国际关注,因为造假的规模实在太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医生的论文造假不只是个别人学术道德败坏,更是制度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2013年就有学者发现,对“基因关联”进行元分析的中国论文,数量上涨快的吓人。在2003年到2011年间竟然增长了40倍,同时期美国的这类论文仅仅增长了2.4倍。

这种不正常的增长逐渐引起了怀疑。2014年,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就对100多篇论文进行了语言分析。发现它们都是同一个套路,连犯错都是一样的。

比如,一个叫Beggers funnel plot的测试方法就出现在了几十篇文章里。不幸的是,这种方法根本不存在。更不幸的是,这个词只在来自中国的论文中出现过。

于是《科学美国人》的记者就扮成论文买家暗中查访。结果发现,医学论文造假在中国已经是成熟的产业。没有数据可以从其他论文里拿,没有审稿人就编一个身份。一篇影响因子3.353的论文,要价接近十万人民币。

如此系统的论文造假行业,背后肯定有着广阔的市场。这个市场的扩张动力,就来自医生们的晋升压力。2015年,丁香园针对医生进行了一项调查,收集了1928份有效问卷。其中接近八成的医生都表示,他们发论文只是为了晋升。

论文是医生晋升的硬指标。如果在河南,一个医生要晋升主任医师,就要发一篇SCI论文,或者在国内发三篇。在湖北,则要发表五篇文章。在上海华山医院,这个标准更是高到了三篇SCI。可以说在三甲医院,没发过SCI的医生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可是中国医生没有那么多时间写论文。《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超过一半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40到60小时,超过三成的医师工作60小时以上。上班已经让他们累到崩溃,更别说加班加点完成论文了。

这不是说写论文难,造假就理直气壮。但确实是因为发论文的压力太大,才让造假者趁虚而入,而吃亏的总是医生。在熬夜赶稿或者付钱买版面找代写的时候,他们应该都吐槽了无数次。当医生又不是当教授,为什么还得写论文呢?

躲不过论文的中国医生

医生们真的怕了论文了。从大学开始,中国未来的医生们就着论文的折磨。可能你会觉得,写论文对大学生来说再正常不过,医学生写论文有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因为相当一部分医学生,本来完全可以不写论文。医学教育,一方面要培养科研人才,另一方面要培养会看病的医生。所以一般而言,医学学位也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如果选择修专业学位,就不会有严格的毕业论文要求。

在美国,这两种学位就分得很清楚。如果你想要当医生,那就应该去读MD(Doctor of Medicine),这是医学专业学位,前面两年要学习医学知识,后两年主要是参加临床实践积累经验,并没有完成毕业论文或者是发表论文的要求。

如果你想要做研究发表论文,读医学Phd才是适合你的道路,这种情况下拿到的是理学学位。而且,拿到学位后也不能参加行医资格考试,除非你再读一个MD。

在研究生恢复招生之初,中国也有人提议让部分医学生不再写论文。亲历者彭瑞骢的回忆,当时他提出医学博士不能只有科学学位。可惜研究生学制是从苏联照搬的,只有学士-副博士-博士这一条升级路线,医学生的培养也没搞特殊。

到了1986年,情况有些改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立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学位。1997年,国务院还明确将医学学位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

然而,新设立的临床医学学位,也没有走出论文的阴影。1986年的文件就要求临床医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完成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学位论文”。

照理来说,读临床医学的学生论文要求要低一点。但实际上,他们的论文要求没低多少。对南方医科大学518名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他们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文章。对每周都要在医院干活好几天的医学生来说,这可不是件容易事。

正因为这种模式不尴不尬,所以从临床医学学位中又分化出了临床医学学位(住院医师)。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学位也不能拯救医学生,它的毕业要求居然还包括写论文。

即使医学生毕业当了医生,依然无法逃脱被论文支配的恐惧。没有论文就没有晋升,工资上不去,福利拿不到,夫妻分居的调动不了工作,这种压力简直是逼人犯错。

外国同行们大概没法理解中国医生的难处。在美国,医学院教授晋升才会看重论文。而对医生来说,他们更担心的是考试,而论文最多只是晋升时的参考。

职称,万恶之源

看来中国的医生真是苦,要从大学写论文一直写到退休。不仅上班要时刻提防着医闹,下班回家还要打开台灯,熬夜刷文献写论文。

不过如果把你眼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在中国苦的不只是医生。不知道你的家里,是不是有中小学老师、技术员或者图书馆员这样的亲戚。如果你和他们聊过,就会发现他们居然也在为写论文发愁。

提到发表论文,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一肚子气。毕竟让小学老师发表论文,这种要求太莫名其妙了。如果说大学老师写论文是证明学术水平,医生写论文是为了了解科学前沿。那小学老师写论文难道是为了了解儿童心理学吗?为什么小学老师要和大学老师一起受这份罪?

这都要怪职称制度。在中国,看起来不搭界的医生、教授、农业技术员和图书馆员,其实都算同一类人: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决定他们工资的,就是他们的职称。

职称制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 年代。当时由中央统一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免、调配和职务晋升,把技术人员也归为“国家干部”序列。他们的职务就等同于行政级别,决定每个月拿多少工资。

1986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重新把职称和待遇联系起来。按照当时的设想,根据不同的专业能力,每个人都有不同职称。而每个职称都对应着相应级别的职务,这样就能人尽其才。

理想一般都很丰满,可现实却总是不如意。职称评定成了事业单位员工的修罗场,在职称评定期间你可以看到人生百态,“有登门求助的,有写信表功的,有泪流满面的,有长跪不起的”。

既然职称这么重要,那评选更要谨慎。但是对负责审批职称的上级人事管理部门来说,合适的测评方式很难找。既要客观又要体现专业能力的指标,也就论文比较合适了。

那在外国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呢?还是举美国的例子。

在美国,评价医生表现的不是政府部门,而是行业协会和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它们通过医院提供的数据,用专业的工具对医生的表现进行衡量。比如RBRVS,就是哈佛大学制定的第三方评价工具,美国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以此评价医生该拿多少薪水。

其实改革医生职称制度,也已经讨论了很多年。有人认为职称不和待遇挂钩是一种解决办法。然而,如果医院把职称和待遇分开,而上级行政机关却依然控制着编制。那只会让职称变得没有意义,评上职称的人拿不到待遇。

这么看来,中国的医生们还要在论文的阴影下挣扎一阵子。不过如果你想和医生结婚倒是有机会了,多发几篇论文吧。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