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有外媒称,中国并不缺少外科医生,但很多年轻的外科医生却没有机会,中国年轻医生手术机会太少了!
11月30日,有外媒称,中国并不缺少外科医生,但很多年轻的外科医生却没有机会,中国年轻医生手术机会太少了!
许多人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在贬低中国医生。在中国,不乏优秀、合格的医生,他们有着高尚的职业操守、有着高超的实战技术、有着勤恳的奉献精神。
例如,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的林巧稚,其名言「我是中国人,我要和我的事业共存」至今激励了青年医学工作者投入临床第一线;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的张金哲,90多岁高龄仍然躬身临床为小儿解决病痛惠及了无数患者家庭远离病痛;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推动了中国医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挽救更多病患。
优秀者总是少数。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均拥有的外科医生数量同其他中高收入国家相同,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外科医生进行的手术比其他国家外科医生少40%.
近日,在第21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直言:当下,医生治病救人的属性正在被消减。
怎样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医生?答案娓娓道来。
21年煎熬之路
医学的特殊性,决定医生这个职业的成长周期非常漫长。因为生命无价,只有经过最严格训练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生命的工程师」。
一个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想要成为一名主任医师,在一切都相对顺利的情况下,大概需要21年。
其中包括,医学生5年制学习,1年临床试用期,5年住院医师可以晋升主治医师,5年主治医师可以晋升副主任医师,5年副主任医师可以晋升主任医师。
「当初,高中毕业我满怀一腔热血,报选了同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本以为一切都会随着自己的梦想顺利进行,但如今我才发现,过去的想法实在过于天真。」来自江苏苏州的张茹在5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并没有像身边的朋友一样,选择回老家的医院做医生,或者转行去做公务员。而是选择赌一把,在上海同济医院与无数从各地慕名而来的医学生争抢稀缺的录取名额。
庆幸的是,张茹赌赢了。2016年年底,经过1年的临床试用期,张茹如愿进入自己所向往的医院妇产科。然而还没来得及庆祝,就立马进入了工作状态。
此后每天巨大的工作强度,都让张茹像旋转不停的陀螺,丝毫没有松懈的可能。开不完的工作会,写不完的学术论文,做不完的手术,应接不暇的突发状况……神经每分每秒都在紧绷状态。在重压下的张茹,有时也会后悔进入这一行。
虽然她也考虑过放弃,转行去做其他轻松的工作,但转念想想,5年的学习生涯她不想就此浪费,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走入另一个台阶,慢慢地晋升到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这条路很长,也很难。
美国畅销书《阿图医生》作者医生阿图?葛文德曾写道:
为了当上一名医生,你得经过不晓得多少年的准备,如同身处一条漫长而黑暗的隧道……终于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到达了隧道的终点,在那儿有人跟你握手,还给了你一份工作,你自然是激动不已。
虽然隧道中的日子很难熬,但张茹相信这一天终会来到。
不合理考核成绊脚石
张茹的梦想是美好的,但是面对现实,哪怕医生们经历了漫长的「煎熬」,有时也不一定能获得社会尊重,更无法被称为「合格的医生」。
我国拥有着庞大的医师队伍。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74.9万,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98.8万,执业(助理)医师339万。40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不断夯实。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4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达1.82人,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达6.28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曾公开直言,我国虽然有庞大的医师队伍,但质量却参差不齐,「含金量」不高。其中的原因则是与医生的培养、成长历程密不可分。
樊代明院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目前医学正面临着专业过度分化、专科过度细化、医学知识碎片化等问题。而因此所带来的弊病也是不容小觑。由此导致,医生无法做该做的事,做正确的选择。
合格医生在成长中会有无数的「绊脚石」。具体有哪些?「首先,目前中国的医生致力于发表大量的论文,这导致无数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诞生。但可悲的是,其中只有3%的论文具有参考价值。」樊代明介绍,有人曾统计,早年SCI论文101篇,十年以后只有一篇半有用。
对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
认为,其实医生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必须做研究。但研究不一定是论文,可以是患者。「如果你是一个村医,你可以研究村里得什么病的村民多,什么季节什么病高发,吃什么对健康好。」王辰说。
这就好比过去,张仲景虽然不写论文,但也会出书。因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张仲景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着《伤寒杂病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但目前,能达成这一成效几乎是不可能。某医院主任医师杨琦告诉39深呼吸(ID:shenhuxi39),医生是一个吃力的职业,每天不仅要看门诊、查房、做手术、开会、还要进行学术研究。强大的工作量导致论文质量也是直线下降。
此外,医生的论文更多不在社会成效,而是为了职业晋升。事实也是如此,一项包含1928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显示,824名医生表示,医院晋升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必须有SCI论文;而晋升高级职称,85%以上都要求有2篇及以上SCI,要求有5篇以上的达到29.21%。
与此同时,高校所做的医院排名也会成为医生扎堆论文的一大重要原因。据公开资料显示,医院百强榜单排名的评审标准中,学科建设和临床能力在计分、计算时的权重达80%,科研成果权重为20%。
为此,业内更有人士放言: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
「医院进入百强榜单会成为医院领导政绩的一部分,而为了能让进入医院百强榜,医院领导都会对我们这些医生的论文以及科研成果进行考核,这让我们不得不花一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其中。」杨琦已经不记得多少次曾经因为论文而通宵熬夜。她希望,有那么一天自己只需投入到疾病治疗中,再无其他精力的分散。
医学以发表论文作为前进的标志或者是结果,不知道是从什么开始,也不知道何时为终。
医学容不得半点虚假
在面对不得已而为之的论文考核时,医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者,而在面对用药这一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事情时,当下,中国的医生依旧无法做好自己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临床试验的鼓励性政策,中国境内外的药物临床试验数量急剧上升。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显示,仅2017年中国境内登记并首次公示的药品临床试验数量就有1258件,同比2016年增加62.66%。
从数据中不难发现,药物研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市场上的新药将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这是好事吗?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必。
201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一份白皮书指出,在当时最为主流的九大类药品中,疗效最好的药品是抗抑郁症的药,40%没效果;疗效最差的药是抗癌症的药,75%没效果。在美国,抗癌药只要达到30%就可以过审。
「我刚刚进入这一行当医生的时候,医院里只有5种抗癌药,而在过去,医生一辈子,常规用药也只有20多种。但如今,心血管治疗药物有200多种,消化道用药100多种,抗肿瘤药将近1000个……几百家药企都说自己生产的药物最好,但到底哪种药才是患者最需要的呢?」樊代明认为,如今药品越来越多,而药品越多只能说明市场还没有找到最好的治疗药,同时,医生在药品选择上也缺乏最理智的判断。
这样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王南每次看病后拿到医生开的药都心有余悸,他总觉得医生是不是会故意选用这一牌子的药给他。
「医院可能是有业绩考核,才会选择故意选用一些有利益捆绑的品牌药吧。」王南告诉39深呼吸(ID:shenhuxi39),自己曾多次直接指明开其他某品牌的同类药,但医生皆以症状不同、效果达不到最佳等原因为理由,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药品。
当药品变多,有时候医生自主选药也会带来一些不可控的后果。此前,就有媒体报道,患者因感冒去医院检查、开药,也正是因为这盒药使得自己的病情急转直下。在事后,患者才发现,这盒药适应症为 性精神病变,即供 患者使用,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根本就是下错药。
其实,近年来,国家也曾在医院在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中,发现不少医生在治疗开方中多次出现药品使用超标现象,而这种现象被认定为「不合理用药」。
「很多时候医生不合理用药也并非出于利益的考量,更多是由于他们内心的虚荣和急躁情绪在作祟。」某业内人士告诉39深呼吸(ID:shenhuxi39),部分医生会认为,其他医生不懂的自己都懂,当许多医生聚焦于如何按部就班地治病救人时,他们自信地认为,自己能通过不一样的药物实现疾病短平快的治愈。他们甚至会觉得,但凡新药不管昂贵与否,都是有增益的。
可想而知,对于这部分人群,在科学的道路上,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航行的方向,他们将停步在医学原点。
技术能助力医生更优秀?
为了能够帮助医生减少工作量,减轻负担,并给医学带来的革新,社会各界一直都在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由此,诸多科技开始进入医疗市场,而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也明显感觉得到科技进步带给医学的好处。
例如,在人工智能出现后,医生只需在机器上录入患者相关信息,短短几十秒内一份70页至100页的治疗报告就会生成。帮助医生寻找到患者的临床医学证据、用药建议以及与相关药物副作用提醒。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也是在短短数年间,Watson、依图医疗、腾讯、阿里等众多AI巨头企业将产品送入了数百家医院,遍布在医院的各大科室里。
不可避免地,当人工智能越来越普及,无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医生乃至整个医学界都将人工智能奉为「专家」,对人工智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由此,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的言论变得越来越多。
机器真的能取代医生?一场原本被视为「最尖端的医疗AI技术」却给大家展示了并不乐观的答案。
2015年2月,在一场英国首例机器人心瓣修复手术中,机器人把患者的心脏「放错位置」,还戳穿大动脉血溅摄像头,并出现机械臂「乱动」打到医生的手的状况。而由于机器人主机发出的声音过于嘈杂,医生之间的交流全靠「吼」,现场乱成一团。最终,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一周去世,这例机器人心瓣修复手术以失败告终。
这次医疗事故中的那台机器人型号为「达芬奇」,而目前,国内使用该机器人的医院及科室不在少数。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为279.8亿美元,同比增长20.6%。此外,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内地已经有70多台「达芬奇」手术系统在临床使用,香港地区有10台在使用,共完成手术近10万例。其中在2016年,中国内地使用「达芬奇」单台最多完成手术数量达到了888例。
有业内人士表示,「达芬奇」机器人并非十全十美,手术机器人有一些非常显着的缺点,比如没有触觉反馈,医生无法感知;机器人替代医生会增加患者的紧张感;医护人员需要更多专业的培训等。而要真正将「达芬奇」机器人搬上手术台,必须要经过九周以上的培训。
还有外科医生表示,自己在用「达芬奇」机器人做了两三百场手术后才真正感觉熟练。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再智能,也是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代替医生的时代还需等待。目前AI只能充当医生的助手,两者相结合,才能给患者提供最大的保障。
正如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所言,人工智能现在能够帮助建立患者病历,节省了医生的时间,还可以分析X光片和CT,不过,诊断、开药、做手术还是只能由医生来完成。此外,为了确保没有漏诊、对患者负责,医生最后也得再三亲自去审核,这叫智能+人工。
也正如《财经》杂志发文写道:在多个研究中,人工智能已经成功击败人类医生,但在大规模落地前,医疗人工智能还有很多课要补。
每个医生都应该是「首相」
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在现今环境下,什么样的医生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医生?
过去,《司马法》认为,将领官员必须具备「仁」、「勇」、「智」、「义」、「信」等条件。「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以利动,以功胜。故心中仁,行中义,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
在39深呼吸(ID:shenhuxi39)看来,中国医生的成长历程,也该像古代的官员一样,思想要合乎「仁」,行为要合乎「义」,处理事务要靠「智」,治病救人要靠「勇」,长久地赢得患者尊重要靠「信」。
樊代明也认为,医学的发展应该是治病有效无效为根本标志。未来我们希望能看到,医生的「仕途」发展路径仅仅专注于医疗本身,更能成为疾病和患者以及学科的「首相」。
39深呼吸(ID:shenhuxi39)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除专家姓名外均为化名)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