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对患者、对药学发展来说是一大进步,但是对涉及的二级及以上的医院来说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不重视肯定会影响规范的实施。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3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规范》共包括7章23条,对处方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依据和流程、审核内容、审核质量管理、培训等作出规定。通过规范处方审核行为,一方面提高处方审核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另一方面体现药师专业技术价值,转变药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药学技术服务。规范对患者、对药学发展来说是一大进步,但是对涉及的二级及以上的医院来说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不重视肯定会影响规范的实施。
首当其冲:是现有的就医流程要适当改造
目前,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就医流程都比较类似。病人挂好号,到相关科室医生出就诊。医生做好相关检查给出诊断,然后再开具处方,患者到收费窗口计价缴费,付好相关费用后再到医院药剂科取药。而按照《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中的处方审核流程,药师接收待审核处方,对处方进行合法性、规范性、适宜性审核。若经审核判定为不合理处方,由药师负责联系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并再次进入处方审核流程。
在流程上最明显的变化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医生处方开出后,处方应该先由符合资格的药师予以审核。审核通过后在进入计价收费、药房发药的流程;另一个是药师审核处方后建议用药调整。这时候就会有一个处方退回医生,医生更改用药再进入审核环节。从这两种情况来看与以往相比多了一个药师审核环节。虽说在用药安全上多了一个保障,但是病人走程序要多花时间,有可能延长等待时间。这时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流程再造。按照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有关部门推出最多跑一次的要求,肯定不可能让病人在医院内多次跑路,只能是医院内部进行流程改造。而流程改造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予以实施。
迫在眉睫:医院的信息化面临再一次升级
目前二级及以上的医院信息化工作对日常业务的支持非常大。不管是医生工作站、药剂科药物管理、还是电子病历、网上予以挂号、电子支付等都比较常见了。利用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优化就医流程一直各级各类医院的优先工作方向。
在《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出台后,第一个问题就是就医流程面临着改造。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和优化就医流程的要求,应该优化医院内部的流程设计。把药师审核处方这个环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施。也就是让数据跑起来,不管是审核合格还是审核不合格,都利用信息化平台内完成。让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处方审核。这样的好处是:避免病人在医生和药剂师之间来回奔波。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看起来简单的一个流程变动,需要信息系统的强大支持。原有的信息系统肯定要升级,这是规范实施马上要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医院担心:工作量增加药师势必出现短缺
《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指出,药师是处方审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据了解,从事处方审核的药师应当取得药师及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及以上门急诊或病区处方调剂工作经验,接受过处方审核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所有处方均应当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未经审核通过的处方不得收费和调配。
从这里透露出几个信息:一是低年资的药师不具备审核处方的权限。本科毕业后一年取得药师资格、还必须有3年及以上的门急诊或病区处方调剂工作经验。也就是说医院内新进药学人员不具备审核处方的权限。这样一来承担审核处方的人员就显得紧张;二是必须接受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工作年限,没有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也不能从事处处方审核。如果专业能力不够,在审核处方容易引发纠纷和矛盾;三是处方审核工作之外,原有的调配等工作还的继续。本身医院药剂科人员的配备并不多,工作量的增加,有可能出现药师人手不足的情况。
医院运行压力不小,要有资金投入
医院药师处方审核实施,对病人来说是好事,但是对医院来说面临很大压力。医院就医流程改造、信息化升级、增加药剂人员都需要钱。而目前各大医院最缺的就是这个:一是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销售已经全覆盖,药品已经不能为医院带来利润。虽然有诊疗收费的适当调整,但是远远不能弥补缺口;二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增加有限,难以维持大医院运行;三是医保控费下的大医院陷入超过总额就赔钱、不到总额拿小钱的尴尬境地。最关键的是药剂科从原有的利润主要来源科室变成了成本消耗科室。增加人员对医院来说压力不小、至于流程再造、信息化升级都需要真金白银。在各大医院运营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药师处方审核带来的一些资金困难让医院很头痛。只有解决好这些难题,才会让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工作落到实处!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