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亮相,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亮相,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国务委员王勇在大会作的机构改革说明中反复强调这一改革的初衷。
名字的改变,是国家政策观念和职能的重大变迁。
广东卫生在线特派北京报道组独家采访了著名医改专家、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她表示,此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最利好的消息。在卫生与健康之间,重头戏是在健康方面,卫生则是为健康服务。
记者:对于这次国家机构改革中提出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您如何解读?
李玲:我觉得非常好,这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是最利好的消息,改革最应该做的就是管理体制的改革。
记者:这次改革特别突出健康的概念,您怎么看?
李玲:健康不仅仅是治病,它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经济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建可以真正全方位减少影响人民健康的不利因素,促进健康,让老百姓少得病。
记者:国家组建医疗保障局,您觉得用意何在?
李玲:这可以说是地方经验——三明经验升级为国家版。福建三明是国内最早实现三保合一,通过医疗保障局来管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药品的招标采购及价格,这是非常正确的。
过去,医保分散在四个不同部门,没有合力,没有真正起到保险分担风险的作用。此外,医保过去按照职业不同,例如工人、农民、居民等分类,增加了管理成本,减少了管理效益。
所以,这次把这些职能组合起来非常正确,特别是它叫“医疗保障”,不是“保险”,强化了保障的功能。
什么是保障功能?就是老百姓医疗保险的钱要花得有效率,替老百姓把钱花好。现在三保合一了,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医疗服务的最大买主,替老百姓购买医疗服务,医保部门必须要对医疗服务的价格有话语权,所以,国家组建医疗保障局,对控制医疗费用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记者:这次改革把计划生育的概念弱化了,您对此怎么看?
李玲:中国的改革就是不断地改革,改革再改革。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现在要落实人口战略,让出生率保持在正常水平,将过去单纯控制出生人口数量,转变为提升人口质量,也就是要转型升级,计生的概念就要淡出历史舞台了。
记者:这一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并了很多健康的职能过来,例如控烟等等,您觉得接下来这个机构可以打出哪些组合拳,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能举一些例子吗?
李玲:这个组合拳应该是全方位的,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是健康的,食品是健康的,空气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可以说是贯穿生活工作全过程的健康管理,它不仅是管看病,而是促健康,减少危害健康的因素。
过去提出预防为主,更多是在公共卫生方面,例如疫苗接种、传染病防控等,还停留在卫生的概念,健康中国战略是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的,所以健康的概念是更大的范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也很认同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他表示,这说明更加强调医疗卫生服务要以健康为导向。在这次机构改革方案中,医改、控烟、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老龄工作等内容都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职责范畴,着重强调健康的概念。
早在2010年,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就表示,在新中国前50年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温饱问题,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问题是极其恶劣的卫生环境和条件。因此当时强调“卫生”是合理的。
但在今天,国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的结果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泛滥。21世纪的医学,不能只强调带有环境洁净意义的“卫生”,而应同时关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带来的健康影响,强调“健康”。
“健康”和“卫生”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差别,但在中国国情下,由此放大的思想文化影响将不可估量。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名字虽已确定,但基于全民大健康布局的远景考虑,基于汉语词义的简洁,未来改革中,可以考虑将“卫生”二字删除,最终变成“国家健康委员会”,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向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目标迈进。
李玲教授告诉广东卫生在线记者,她也非常赞同直接称作国家健康委员会。在英文里面,“卫生”和“健康”是同一个单词,现在大家也感觉到,卫生与健康之间,重头戏是在健康方面,卫生则是为健康服务。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