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回应“我国超5亿人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
近日,“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的报道遭到网民吐槽,称和自身感触相去甚远。12月19日,记者从卫计委相关部门获得回应:
○ 一是家庭医生签约数字没有问题,是统计上来的。
○二是服务还要陆续跟上,请给时间。
○三是卫计委的相关司局近期将对这一新闻热点进行回应。
先普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
一提到“家庭医生”,大多数人心目中是电视剧中英国绅士们能够享有的上门诊病的医生,而实际情况是,在我国此家庭医生非彼家庭医生。
■所谓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责任人,现在主要包括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各种类别的医生。
■“监控慢病人群”、“发送健康管理信息”、“接受咨询”以及“安排重点医院医生轮流坐诊”等都是家庭医生的工作范畴。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一项重点内容。签约了家庭医生,在目前并不意味着有什么病找家庭医生就可以治。
■即,签约家庭医生并不意味着拥有一个私人医生,家庭医生与私人医生之间存在着根本不同。
■家庭医生主要提供的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防治结合。在维护居民健康、有序利用医疗资源与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均发挥着“守门人”作用。
■目前,签约服务是从需求最为迫切的人群入手,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一般人群的签约率往往低于重点人群签约率。
“社区的老头老太太都知道家庭医生,我们先普及的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随后才会在全体居民中推广,”在卫计委7月10日组织的活动中,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社区医院的一位负责人说。
当天展览路街道为户口在展览路的人员进行了家庭医生的现场签约。此次签约的人数也将统计上报到地市,最终汇总,成为5亿这个数字中的一部分。
家庭医生会对4类慢病进行在家监护
北京市社管中心副主任张向东介绍了北京的情况:家庭医生会对4类慢病进行在家监护。“高血压、 、脑卒中、冠心病这四类慢病患者,符合条件、病情稳定、进行签约的、适合在家的,可以在家获得家庭医生的监护。”
为此,北京市还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放到社区医院的四类慢病的用药下放到了社区。
记者调查了解到,北京部分社区会给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输液服务。“在大医院开了处方单的,而且在医院注射过一次,回来之后签约医生会负责后面的输液。”北京市一位居民表示,青霉素之类易过敏的药物他们也很慎重,而且高技术含量的看病诊疗服务比较少,大多是省去居民跑腿的麻烦。
从健康生活的角度预防疾病
从事家庭医生服务的一般为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他们的另一个兼职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健康生活的角度预防疾病。更像是“一个家庭的健康管家”,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不生病或少生病。
天津河西区友谊路社区服务中心医生杜秀军说,“管理社区里高血压老人时,遇到问题不会马上开药,而是问他吃咸了还是生活习惯变化了。”以期通过生活方式的管理进而管理居民的健康。
相关调查显示,居民对基本健康知识的知晓率2017年达到88.67%,比2013年上升了49.52%。
如何签约?
居民或家庭可以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将明确签约服务的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
居民或家庭还可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签约服务会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
就医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会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转诊方面,家庭医生团队也会拥有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
用药方面,对于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可以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药物;
医保方面,会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例如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从而增强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
卫计委:服务还要陆续跟上
针对是不是5亿人都享受到了此类家庭医生的服务的问题,卫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服务还要陆续跟上。相关报道也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居民认可程度较低,基层服务供给能力较为匮乏,签约服务内涵建设以及服务规范是目前工作重点。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