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不敢花,留着看病,是很多人对待钱的方式。就算生活水平提高了,赚钱多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生活困难的老百姓担心,一旦得病,便会倾其所有。实际上,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卡数据,2015年底,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占到44.1%,患大病重病的240万人,患长期慢病的960万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健康扶贫已经成为脱贫攻坚最为艰巨的任务。
挣钱不敢花,留着看病,是很多人对待钱的方式。就算生活水平提高了,赚钱多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生活困难的老百姓担心,一旦得病,便会倾其所有。实际上,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卡数据,2015年底,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占到44.1%,患大病重病的240万人,患长期慢病的960万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健康扶贫已经成为脱贫攻坚最为艰巨的任务。
今年10月17日是第四个全国扶贫日,为推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10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举办了2017扶贫日系列活动——健康扶贫论坛。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国家卫生计生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
一是推动建立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机制,实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通过基本医保以及其他补充措施,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90%。
二是逐户、逐人、逐病核实因病致贫返贫情况,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工作思路,已经分类救治360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
三是组织全国963家三级医院对832个贫困县1180家县级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可及性不断提高。
四是将疾病防控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全面启动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全面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地方病、传染病等疾病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面临的健康扶贫情况和存在问题不尽相同。因此,在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的同时,许多地区还探索、创造了新模式、新经验。论坛上,江西省、湖北省红安县和安徽省岳西县作为典型,介绍了它们在健康扶贫上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江西:筑牢“四道保障线”,保障贫困人口健康
江西省卫计委副主任万筱明告诉记者,江西省“精准施策助力健康扶贫”被评为了2016年度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江西构筑的“四道保障线”。
贫困人口的四道医疗保障线包括基本医疗、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大病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其中基本医疗在挖掘潜力的基础上,实施了“三升三降”。
“三升”:提升门诊慢病报销待遇,报销比例由40%提到50%,封顶线由3000元提到5000元;提升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贫困人口比其他群众提高5个百分点;提升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五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全额救助;低保对象救助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支出型大病救助范围予以救助。
“三降”:免个人参保费,由财政全额承担;免县级、乡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
此外,安远县、修水县在普遍开展“四道保障线”补偿的基础上,又对部分参保居民实施了报销后再次补偿,强化“第五道保障线”等再次补偿的兜底保障机制。
基于上述举措,江西省因病致贫家庭总户数已经由2015年的29万户减少到2016年底的18.2万户,减少了37%,占全省脱贫户数的44.7%。
湖北红安县:探索“4321”模式,立足精准施策
红安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据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田胜辉介绍,去年以来,在国家和湖北省卫计、扶贫及有关方面的重视支持下,红安努力探索实施健康扶贫“4321”模式,即落实四定原则:定救助对象、定就诊机构、定兜底标准、定报账方式;推行三大举措:入院不缴费、就诊一卡通、报账一站式;强化两项保障:健康全管理、就医全兜底;达到一个目标:绝不让一个贫困户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6年,红安县贫困人口住院率由政策实施前的21%提高到45%;住院医疗总费用1.35亿元(其中新农合报销7911.3万元,大病保险1181.6万元,政府兜底3255.3万元,患者自付1012万元),较之前年度增加了7678.1万元,但患者自付却较政策实施前减少了1590.4万元。
实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92.5%,较政策实施前增加了37.3个百分点;个人次均费用由政策实施前的2326.3元下降到432元,下降了81%。基本实现了贫困对象就医就诊率、疾病防治率、身心健康率大幅上升,医疗负担大幅降低的“三升一降”目标。
“我们主要从4个方面开展工作。着眼看得起病,建立完善兜底保障机制;着眼看得好病,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着眼方便看病,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着眼少生病,积极落实疾病防控措施。”田胜辉表示,精准脱贫,健康先行,红安将把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工程,不断健全政策兜底保障机制,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
安徽岳西县:同步解决因病致贫存量和增量问题
据了解,2014年,岳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367户110473人。截至2015年底,仍有贫困人口46815人,其中因病致贫25002人,占53.41%,健康扶贫形势严峻。
除了全面落实国家“三个一批”举措外,岳西县还全面落实安徽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保障,351一兜底,180慢性病一补充政策。对贫困人口免参保金、免住院预付金;降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慢性病、医疗救助补偿比,使贫困人口享受更加优惠的医保政策。“351”和“180”更是安徽省健康扶贫中的特色工作。有针对性的解决大病致贫和慢病致贫。
“在实施国家和安徽省健康扶贫政策过程中,我们发现,已脱贫和非贫困人口一旦身患重病即处贫困边缘成为边缘人口,而边缘人口医疗保障力度有限,缺乏重病兜底机制,因病致贫、返贫‘增量’难以控制。”岳西县省委主任柯照华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岳西县探索实施了“1579大病再补偿”和“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制度,努力实现参合居民综合医保体系全覆盖。
具体来讲,政府为非贫困参合对象,按每人15元的标准,购买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对非贫困患者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合规费用,在新农合补偿后,个人自付部分超过1万元的,实行分段按比例再补偿,即1万元以后的:0-2万元的部分再报50%;3-5万元的部分再报70%;5万元以上的部分再补偿90%。全年20万元封顶。
“我们现在只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是不够的,还要防止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这就是要考虑另外一个防范机制。”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顾雪非副研究员看来,岳西的措施非常有代表性。
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切记“用力过猛”
随着健康扶贫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各地健康扶贫实践的不断成熟,建立和完善健康扶贫长效机制变得必要而迫切。王培安表示,虽然健康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任务依然艰巨。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刘魁副司长看来,目前健康扶贫工作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政策供给方面仍有欠缺。现有医疗兜底保障政策尚未全面建立,很多政策都是地方在探索和实践,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高。
二是健康扶贫工作进展不平衡。由于全国的医疗保障统筹层次“五花八门”,因此围绕医保进行的扶贫工作也不统一。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更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
三是内生动力不足。一方面,卫生计生行业的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健康扶贫对象的卫生动力不足,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够。
“有的地方说看病不花钱、百分之百报销等口号太多,这不符合规律。”刘魁强调,在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时,不要“用力过猛”,这会造成政策的不可持续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王培安指出,今后,全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将着眼于全面建立医疗兜底保障机制,努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及深入实施“三区三州”健康扶贫攻坚行动,突出重点,整合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