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细胞免疫应答为主要途径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治疗近年来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治疗CHB的手段,本文就接受CIK治疗的CHB患者48周随访资料,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CHB治疗的新策略。本研究与2015年4月在线发表在《临床肝胆病杂志》上。
以提高细胞免疫应答为主要途径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治疗近年来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治疗CHB的手段,本文就接受CIK治疗的CHB患者48周随访资料,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CHB治疗的新策略。本研究与2015年4月在线发表在《临床肝胆病杂志》上。
本研究收集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84例CHB患者,称为CIK治疗组,采集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抗CD3单克隆抗体等细胞因子诱导成CIK,分次自体回输,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周患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变化及HBV DNA水平;50例接受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称为ETV治疗组。将两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分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不良反应和肾功能进行评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随着观察时间延长,CIK治疗组无论是HBeAg阳性患者还是HBeAg阴性患者,其ALT水平均降低,其中HBeAg阳性患者治疗12、24周时与ETV治疗组相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3、4.72,P值均<0.01);CIK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的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均高于ETV治疗组,其中治疗24周和48周时两组间的HBeAg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5、4.83,P值均<0.05)。无论是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在治疗12、24、48周后,CIK治疗组的HBV DNA阴转率均低于ETV组,尤其两组HBeAg阳性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62、26.89、12.54,P值均<0.01),但随着观察时间延长,CIK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逐渐升高。
CIK治疗CHB后在48周随访观察期内是安全有效的。虽然与ETV治疗相比,HBV DNA下降水平较低,但治疗后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ETV治疗组,提示CIK治疗后可能存在持久的免疫应答效应。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