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的临床价值

作者:小闪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03-24
导读

          本文回顾性分析接受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一步了解抗病毒治疗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延长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3、5年的生存率,且抗病毒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本文在线发表在《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1卷第3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接受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一步了解抗病毒治疗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延长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3、5年的生存率,且抗病毒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本文在线发表在《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1卷第3期。

        本研究收集南华医院肝科2007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9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抗病毒组55例,未抗病毒组42例,两组各分为1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及2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抗病毒组中第2组再分为2.1组(发现肝癌前抗病毒)、2.2组(发现肝癌后抗病毒),根据抗病毒时间分为A组(≤24周)、B组(24~48周)、C组(>48周)。将各组肝炎病程、肝硬化病程、肝癌病程、生存率、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在肝硬化病程分别为(53.27±58.16)个月和(30.76±46.70)月,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2%、36.4%)和(33.3%、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抗病毒组中2.1组与2.2组肝癌病程分别为(3.93±3.39)个月和(21.58±23.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肝硬化病程分别为(32.75±61.32)个月、(25.86±16.40)个月与(74.79±55.40)个月,肝癌病程为(2.55±2.72)个月、(10.43±7.25)个月、(17.71±24.2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3、5、7年生存率分别为(35.0%、15.0%、5.0%)、(42.9%、14.3%、14.3%)和(78.6%、60.7%、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