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田保玲、高霭峰、徐灿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研究指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应从炎性假瘤中分离出来,此病非常少见。该肿瘤主要发生于肝脏和脾脏,确诊依赖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彻底切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本文2例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相对惰性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8卷第3期《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上。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田保玲、高霭峰、徐灿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研究指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应从炎性假瘤中分离出来,此病非常少见。该肿瘤主要发生于肝脏和脾脏,确诊依赖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彻底切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本文2例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相对惰性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8卷第3期《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上。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2001年至2010年诊断为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1例)、肝脏和脾脏炎性假瘤病例(13例)资料、复查HE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EB病毒编码的核RNA(Epstein-Barr virus encoded nuclear RNA,EBER)原位杂交,并追踪患者预后。
免疫组化染色和EBER原位杂交证实,13例肝脏和脾脏炎性假瘤中有1例为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1例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则经进一步检查证实,其组织形态与文献报道一致。2例患者均为女性,术后分别随访2.5年、6年均健在。
●阅读更多消化肝病科内容请点击:http://gi.cmt.com.cn/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