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保健品致药物性肝损害(上)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杨明 高莹卉 王豪 魏来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09
导读

         患者为女性,46岁。因“反复肝功能异常1年”入院。最终的诊断为慢性DILI。嘱患者立即停用冬虫夏草、人参、灵芝等保健品。患者入院后复查肝功能,提示ALT轻度升高,AST、γ-GT、ALP、胆红素、ALB均在正常范围内。给予复方益肝灵(84 mg ,口服,tid)、熊去氧胆酸 (250 mg,口服,tid)治疗。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降至正常,之后所监测的肝功能结果均正常。

关键字:  保健品 | 药物性 | 肝损害 

  病史摘要

  患者为女性,46岁。因“反复肝功能异常1年”入院。

  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肝功异常,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为90 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为37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35 U/L,碱性磷酸酶(ALP)为98 U/L ,总蛋白 (TP)为67.9 g/L,白蛋白(Alb)为36.8 g/L,总胆红素(TBil)为9.4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为2.5 μmol/L。患者因当时无自觉不适,未予以重视。

  4个月前,患者查体发现ALT为64 U/L,AST为67 U/L,γ-GT为185 U/L,ALP为162 U/L。

  患者在我院进一步完善检查。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抗丙肝病毒抗体(抗-HCV)阴性。在自身抗体检查中,抗线粒体抗体(AMA)为1:80,抗核抗体(ANA)为1:80,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阴性,抗平滑肌抗体(ASMA)阴性,AMA-M2、M4、M9阴性,抗干燥综合征A抗原(SSA)抗体阴性,抗干燥综合征A抗原(SSB)阴性,抗Sm抗体(诊断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阴性。免疫球蛋白检查显示,IgM 为4.51 g/L,升高,IgG、IgA、C3、C4均正常。蛋白电泳检查显示γ球蛋白为21.1%,升高,其余均正常。

  腹部超声检查示弥漫性肝损害。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3个月前开始口服熊去氧胆酸(250 mg tid)。

  2周前复查肝功,ALT为70 U/L,AST为55 U/L,γ-GT为69 U/L,ALP为109 U/L ,TP为74.2 g/L,Alb为46.8 g/L,TBil为12.4 μmol/L,DBil为2.3 μmol/L。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皮疹、关节痛,无眼干、口干、188体育平台论坛 溃疡,无鼻出血及牙龈出血,无呕血、黑便,无陶土样大便。偶有乏力,休息后可缓解,食欲睡眠尚可。

  否认有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冠心病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输血史以及手术史。

  患者近1年余间断服用冬虫夏草、人参、灵芝等保健品

  患者无饮酒史,无不洁饮食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也无化学毒物接触史。婚育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与分析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精神可。

  皮肤黏膜色泽正常,无肝掌,无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无公式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

  腹部平坦,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下未及,剑下可及约3.0 cm,质软,无触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双侧下肢无可凹性水肿。

  入院分析

  患者为中年女性,近1年余间断服用冬虫夏草、人参、灵芝等保健品。反复肝功能异常1年,以γ-GT、ALP升高为主,偶有乏力,无皮肤巩膜黄染及消化道症状,无口干、眼干、发热、皮疹、关节肿痛。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门诊化验HBsAg、抗-HCV均阴性,自身抗体中ANA阳性,但AMA两次检查不一致,AMA总抗体阳性,但M2、M4和M9亚型均为阴性。其他自身抗体为阴性。

  初步诊断为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结合患者的病史、查体以及已有的化验检查结果,分析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患者为中年女性,慢性病程,反复肝功能异常,ALP和γ-GT升高;ANA阳性,AMA总抗体阳性,γ球蛋白及IgM升高,故考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可能性大。但是,患者无口干、眼干、发热、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且AMA-M2、M4、M9均为阴性。因此,诊断尚不能最后确定,入院后须复查自身抗体谱,必要时行肝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2. 药物性肝损害(DILI)

  患者1年余前开始服用多种中药保健品,1年前查体发现肝功能异常,因此有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可行肝活检明确诊断。

  3. 自身免疫性肝炎

  患者为中年女性,反复肝功能异常,ANA阳性,γ球蛋白升高,应注意有无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但该病多以转氨酶升高为主,抗SMA等自身抗体阳性。目前,该患者的诊断依据尚不足,可复查自身抗体,必要时行肝活检明确诊断。

  4. 慢性病毒性肝炎

  患者近1年反复肝功能异常,应注意有无慢性病毒性肝炎可能。

  但是该患者既往没有慢性肝病病史,入院前查HBsAg及抗-HCV也为阴性,因此,慢性病毒性肝炎暂可除外。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患者无体型肥胖,无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高脂血症等病史,超声未提示脂肪肝。该诊断可能性不大。

  6. 酒精性肝病

  患者既往无饮酒史,可除外酒精性肝病。

  7. 遗传、代谢性肝病

  常见的遗传、代谢性肝病包括肝豆状核变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及血色病。患者为中年女性,近1年发现肝功能异常,无肝病家族史,不支持上述疾病诊断。入院后拟行相关检查进一步除外。

  8. 甲亢性肝损害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肝损害,可有心慌、手抖、烦躁易怒、多食、消瘦等症状,伴甲状腺功能功异常。但该患者无上述症状,考虑该病可能性不大。可在入院后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

  因此,患者肝功能异常原因以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药物性肝损害(DILI)可能性最大。入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必要时行肝活检。

  入院后观察与分析

  入院后的血常规结果正常。HBsAg、抗-HCV阴性,抗甲肝病毒、戊肝病毒抗体均阴性;抗EB IgM抗体及抗巨细胞病毒(CMV)IgM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铜蓝蛋白、α1抗胰蛋白酶、铁蛋白正常。

  复查ALT为52 U/L,AST为38 U/L,ALP为98 U/L,γ-GT为53 U/L,TP为63.4 g/L,ALB为40.5 g/L,TBil为7.0 μmol/L,DBil为 2.1 μmol/L,胆固醇为4.35 mmol/L,甘油三酯为0.53 mmol/L。

  在自身抗体检查结果中,AMA-IgG M2、M4、M9均阴性,ANA 为1:160,抗内皮细胞抗体阴性,抗蛋白酶3抗体、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SSA、 SSB 、抗核糖核蛋白抗体及Sm均阴性,SMA阴性,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抗体(LC-1抗体)也均阴性。

  超声检查显示弥漫性肝损害

  病史、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不支持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血色病等肝病类型。

  患者为中年女性,AMA阳性,结合ALP升高,高度怀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但AMA -M2 、M4、M9均阴性,入院进一步查自身抗体谱显示AMA为阴性,且患者病史中ALP仅轻度升高,结合患者无口干、眼干、发热、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证据不足。结合患者用药史,药物性肝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可能性最大。为进一步证实上述分析,行超声引导下肝活检穿刺术。

  肝组织学活检结果

  肝活检显示(见上图),肝细胞弥漫性水样变性,部分气球样变,少量肝细胞内色素颗粒沉着,散在少数点灶状坏死,有凋亡小体;肝窦内少量炎细胞浸润;汇管区轻度扩大,中等量炎细胞浸润,其中可见嗜酸性细胞及浆细胞,未见明确界面炎;小胆管增生,少数损伤。结论为慢性DILI,病变程度相当于G1S1,无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织学证据。

  最终的诊断为慢性DILI

  治疗及转归

  嘱患者立即停用冬虫夏草、人参、灵芝等保健品。患者入院后复查肝功能,提示ALT轻度升高,AST、γ-GT、ALP、胆红素、ALB均在正常范围内。给予复方益肝灵(84 mg ,口服,tid)、熊去氧胆酸 (250 mg,口服,tid)治疗。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降至正常,之后所监测的肝功能结果均正常。

[未完待续,见《一例保健品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下)]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