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日午后,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春意盎然,空气中飘荡着青草特有的清香,远处不时传来抒情的乐曲,第46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刚刚落下帷幕,部分参会的中国和英国专家却步履匆匆,因为他们要赶赴另一场学术盛宴——中英肝病高端研讨会。
2011年4月3日午后,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春意盎然,空气中飘荡着青草特有的清香,远处不时传来抒情的乐曲,第46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刚刚落下帷幕,部分参会的中国和英国专家却步履匆匆,因为他们要赶赴另一场学术盛宴——中英肝病高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发起,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与英国胃肠病学会、英国肝脏研究学会及英国病毒性肝炎工作组联合主办。《中国医学论坛报》在欧美医学组织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报社与很多学会和杂志社有合作关系,凭借这些优势,报社近两年组织了一系列“东西方对话”活动,受到中外专家的好评,大家认为这样的活动可使东西方之间的学术交流更为顺畅,特别是让西方学者更多地了解中国学者所作的工作,希望该活动能够经常举办。
本次中英肝病高端研讨会就是继去年中欧肝病高端研讨会(与ESAL联合主办)之后,第二次在EASL年会期间举办的“东西方对话”活动。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与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福斯特(Foster)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在将近3个小时的会议日程中,中英两国学者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当前的EASL丙肝指南
伦敦国王学院医院阿加瓦尔(Agarwal)教授在报告中谈到,在欧洲,慢性丙型肝炎已经成为肝硬化、肝癌发生的常见病因。在本届年会上,EASL正式推出丙肝诊治指南,提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慢性丙肝的标准治疗方案,其总体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约为55%。而胰岛素抵抗对于SVR有显著影响。
该指南强调慢性丙型肝炎的个体化治疗,认为根据应答情况指导治疗(RGT)是非常重要的。关于疗效的基线预测因素,除了丙肝病毒(HCV)基因型、纤维化分期等,指南还增加了宿主IL28B(编码干扰素λ的基因)多态性这项重要预测因素,指南提出,IL28B基因与治疗应答明显相关。
中国丙肝临床研究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来教授谈到,2010年国家卫生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抗-HCV流行率为0.43%,远低于1992-1995年第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3.2%。但在疾病控制系统报告的病例有增加趋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2009年中国丙肝新发病例数高达13万多,比2003年增长了6.175倍。
研究提示,中国流行的HCV以基因1型居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正在进行中国HCV慢性感染者IL28B基因多态性调查,初步结果显示,当宿主基因型为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优势等位基因时,男性与女性的病毒自发清除率有显著差异。
该中心的研究还发现,宿主的性别、年龄、感染时间、饮酒史等均可影响慢性HCV感染的预后;自2009年以来,HCV相关肝硬化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抗HCV治疗方面,该中心正在组织全国多中心进行几项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难治性初治患者、复发患者以及无应答患者的优化治疗策略。
欧洲HCV感染流行病学
诺丁汉大学莱德(Ryder)教授在报告中谈到,在欧洲,HCV感染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上世纪80年代,输血导致的HCV感染风险为2%~10%,而自1994年至今,未发生血液制品导致的HCV传播。此外,一些不安全的医疗行为也可导致HCV感染,如透析、外科手术及内镜检查等。
静脉吸毒已成为欧洲当前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个体静脉吸毒5年后,90%发生HCV感染。目前的预防策略包括,针头交换、阿片类替代及治疗静脉吸毒等,但尚无证据提示这些措施是有效的,此类人群的HCV感染风险仍高达(11~40)/100人-年。
2011年丙肝治疗面临变革
Foster教授在报告中谈到,蛋白酶抑制剂博赛泼维(boveprevir)和特拉泼维(telaprevir)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在原标准治疗方案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可显著提高SVR,从而成为2011年值得期待的丙肝治疗新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是所有基因型患者都会产生应答,而且telaprevir通过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代谢,很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再者,耐药问题也不能回避。
在3~5年内,聚合酶抑制剂和一些其他新药将走向临床,这些药物可能与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应用。Debio(一种亲环素抑制剂)也显示出良好的抗HCV作用,可能为慢性丙肝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中国乙肝研究进展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在报告中谈到,2006年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目前,在中国获准的慢性乙肝(CHB)治疗药物包括普通干扰素α、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2b、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及恩替卡韦(ETV)。
为了优化乙肝抗病毒治疗,提高疗效,在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资助下,中国正在开展3项大型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即“3E”研究,其中EFFORT研究是把乙肝治疗路线图概念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索根据治疗应答调整治疗策略从而优化临床疗效的方案。初步结果显示,与发生病毒突破后再加药的患者相比,路线图组患者治疗第36周、52周及64周HBV DNA≤300 copies/ml的比例均显著较高。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