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病理表现特征为肝细胞小泡型脂肪浸润。人们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认识比较晚,最早关于该病的报道是在1940年,当初认为这种病会致命。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提高,早期诊断并尽早结束分娩,大大改善了本病的预后。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病理表现特征为肝细胞小泡型脂肪浸润。人们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认识比较晚,最早关于该病的报道是在1940年,当初认为这种病会致命。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提高,早期诊断并尽早结束分娩,大大改善了本病的预后。
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妊娠晚期,但在分娩之前不一定都能得到诊断。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最常见初始症状中,75%的患者可以发生恶心、呕吐;50%的患者会出现腹痛,以上腹痛为主;其他表现有乏力、厌食、厌油腻和黄疸。约半数患者在就诊时有子痫前期的征象。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危害在于可发生肝外并发症。严重肝功能障碍住院的患者,容易发生严重感染、腹腔内大出血。少数患者可出现胰腺炎、中枢性尿崩症所致的短暂性多尿和烦渴等等。
二、实验室检查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通常因出现肝功能异常而引起重视,主要表现为血清转移酶水平增高,谷丙转氨酶水平一般在500U/U以下,血清胆红素水平通常升高。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可能高于妊娠女性的平均水平,血小板计数可能会降低,伴或不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少部分患者可出现DIC的表现,部分患者存在急性肾损伤和高尿酸血症。
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研究表明,妊娠急性脂肪肝与长链霉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LCHAD)缺乏有关,这是一种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遗传缺陷,容易导致孕妇及胎儿β氧化酶缺乏,使该妊娠女性更容易患急性脂肪肝。婴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和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活性缺陷,也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有关。以上这些酶的缺陷,一方面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另一方面代谢产物的蓄积会产生肝脏毒性。
四、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
1.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2.在做出诊断之前,必须排除的疾病是以溶血、转氨酶升高和血小板计数减少为特征的HELLP综合征。两者往往很难鉴别,但是当存在肝功能不全的证据,如低血糖、肝性脑病以及凝血异常表现是,则更符合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3.肝脏B超和CT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如有没有肝硬化或者血肿等。
4.肝穿活检: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特征性的肝细胞小泡性脂肪浸润,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断的“金标准”,表现为:脂肪滴围绕着位于中央的细胞核,使细胞质呈现泡沫状外观;脂肪浸润在肝小叶中央和中间带很明显,并且通常不累及汇管区周围边界清楚的细胞环带。对于没有明显空泡化改变的患者,在行活检取材操作时,留取部分组织以作特殊的冷冻切片油红O染色,或电子显微镜检查,以确定诊断。不过,肝活检属于侵入性操作,在选择时要非常谨慎。
五、治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疗,最重要的是稳定孕妇的病情并立即分娩胎儿。
1.一般治疗:根据病情的需要,输注葡萄糖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包括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并注意患者的总体液体容量状态,防止输液可能导致的肺水肿。由于血糖比较低,所有的患者应该监测血糖直至肝功能恢复正常。
2.分娩方式的决定:孕妇分娩的方式取决于孕妇身体状态和成功引产的可能性。应持续监测胎儿,以评估是否存在不良胎心监护图形。如果能够稳定母婴状态,并且能在在24小时内完成阴道分娩,引产是比较合理的选择。而如果在24小时之内不太可能成功阴道分娩,或存在母体胎儿失代偿病情快速进展的担忧,则需要行剖宫产。
3.凝血病的处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肝脏生成凝血因子减少,或存在DIC,极易发生凝血病。应连续、频繁监测凝血功能状态,请血液科会诊,协助相关问题的处理。
4.重症监护:严重的病例,必须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最好的支持治疗,包括针对昏迷的机械通气、针对急性肾衰竭的透析、针对伴随胰腺炎的胃肠外营养,或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手术治疗等。
5.肝移植。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但如果能早期诊断并及时分娩,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
总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通常发生于妊娠晚期,这是女性妊娠特有的疾病,应该引起相应的重视,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维持孕妇病情的稳定,并立即分娩。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