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梳理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要点2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 吴东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3-01-22
导读

         患者男性,56岁,右上腹胀痛3个月,黄疸2周。患者3个月来右上腹轻度胀痛,劳累后明显;此前无黄疸,现感乏力、纳差、体温最高38 ℃,不伴畏寒、寒颤。否认慢性肝病史及近期用药史。患者长期大量饮酒,近10年来平均每天饮高度白酒300 g;不吸烟。

  (接《梳理酒精性肝病诊治要点1》)

  病例简要介绍:

  患者男性,56岁,右上腹胀痛3个月,黄疸2周。患者3个月来右上腹轻度胀痛,劳累后明显;此前无黄疸,现感乏力、纳差、体温最高38 ℃,不伴畏寒、寒颤。否认慢性肝病史及近期用药史。患者长期大量饮酒,近10年来平均每天饮高度白酒300 g;不吸烟。

  查体示,肝肋下2 cm,质软,边缘较钝,压痛(+),余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检查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5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88 U/L,碱性磷酸酶(ALP)145 U/L,谷氨酰转移酶(GGT)415 U/L,总胆红素72.6 μmol/L,直接胆红素40.1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为18.7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6;腹部超声示,肝大,肝回声弥漫增强,形态尚可;肝血管、胆管、胆囊及胰腺未见异常。

  问题: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该如何治疗?

 

  作为肝前性黄疸的代表,溶血性贫血的特点是胆红素轻度升高,且以间接胆红素(IBil)为主;肝性黄疸多见于严重肝脏疾病,胆红素多为双向升高,即I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均升高;肝后性黄疸系指肝外胆管存在梗阻,胆汁排泌受到影响,黄疸以DBil升高为主。梳理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要点

  黄疸的诊断流程

  按照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可将黄疸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3种。

  作为肝前性黄疸的代表,溶血性贫血的特点是胆红素轻度升高,且以间接胆红素(IBil)为主;肝性黄疸多见于严重肝脏疾病,胆红素多为双向升高,即I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均升高;肝后性黄疸系指肝外胆管存在梗阻,胆汁排泌受到影响,黄疸以DBil升高为主。

  但上述规律不是绝对的,例如IBil升高除溶血外,还可见于吉尔伯特(Gilbert)综合征、心力衰竭和脓毒症;肝脏疾病造成肝内胆汁淤积时,黄疸也以DBil升高为主,且伴有胆管酶明显升高;长期肝外胆管梗阻且黄疸较重者,若已经引起肝细胞损伤,胆红素也可能双向升高。

  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

  根据《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凡具备下列第1、2、5项,以及第3或第4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酒精性肝病:

  ① 有长期饮酒史,折合成乙醇量男性每日≥40 g,女性每日≥20 g;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每日≥80 g;②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有乏力、纳差、体重下降、肝区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病情加重者可出现肝硬化体征;③ AST、ALT、GGT、TBil、PT和MCV可有升高;④ 肝脏影像学表现较为典型;⑤ 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及中毒性肝损伤。

  ■ 小结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发展成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在我国发病率日益上升,是全科医师经常可以遇到的疾病。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通过本例的诊治,我们可以发现,经过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通常对诊断酒精性肝病已有一定把握,辅以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确诊。劝说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成功戒酒,有望改善该病的自然转归。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