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6岁,右上腹胀痛3个月,黄疸2周。患者3个月来右上腹轻度胀痛,劳累后明显;此前无黄疸,现感乏力、纳差、体温最高38 ℃,不伴畏寒、寒颤。否认慢性肝病史及近期用药史。患者长期大量饮酒,近10年来平均每天饮高度白酒300 g;不吸烟。
病例简要介绍:
患者男性,56岁,右上腹胀痛3个月,黄疸2周。患者3个月来右上腹轻度胀痛,劳累后明显;此前无黄疸,现感乏力、纳差、体温最高38 ℃,不伴畏寒、寒颤。否认慢性肝病史及近期用药史。患者长期大量饮酒,近10年来平均每天饮高度白酒300 g;不吸烟。
查体示,肝肋下2 cm,质软,边缘较钝,压痛(+),余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检查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5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88 U/L,碱性磷酸酶(ALP)145 U/L,谷氨酰转移酶(GGT)415 U/L,总胆红素72.6 μmol/L,直接胆红素40.1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为18.7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6;腹部超声示,肝大,肝回声弥漫增强,形态尚可;肝血管、胆管、胆囊及胰腺未见异常。
问题: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该如何治疗?
酒精性肝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多种类型,其典型表现包括乏力、黄疸、肝脏痛性肿大,可伴有低热,若患者有大量饮酒史且伴有上述症状、体征时,须考虑该病。本文以一例56岁男性患者为例,与您一起梳理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要点。患者主诉:右上腹胀痛3个月,黄疸2周。
1
酒精性肝病在酗酒者中发病率约为10%~35%。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右上腹痛伴黄疸,应考虑酒精性肝病诊断。该病可以解释本例患者症状,但仍须进一步体检和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例如肝癌),同时评估肝损害严重程度(有无肝硬化)。
问诊要点
腹痛的特点
询问腹痛症状可按照“PQRST”的顺序进行,即Provoke(诱因)、Quality(疼痛性质)、Refer and Radiation(疼痛部位,有无放射痛)、Severity(疼痛的严重程度)、Time(疼痛发生的时间、次数)。
右上腹痛伴黄疸首先考虑肝胆疾病。肝脏肿大者多表现为持续性胀痛;胆绞痛往往在进食后加重,疼痛部位比较弥散,若胆石长时间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胆囊炎,则腹痛部位相对固定于右上腹,且伴有腹膜炎体征;胰腺癌造成黄疸者多已进入疾病晚期,典型病例会出现顽固性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
黄疸的特点
需要了解黄疸持续的时间(病程)和变化规律(好转还是加重)。近期出现的黄疸提示急性或亚急性病程,可见于各类肝炎(酒精性、药物性、病毒性);黄疸进行性加深说明肝病严重,见于梗阻性黄疸(例如胰头癌)、淤胆性肝炎、肝功能衰竭等。
有何伴随症状
黄疸伴发热和右上腹痛,须考虑胆系感染、肝脓肿、肝癌、酒精性肝炎等;伴剧烈寒颤、意识障碍和休克者,应警惕化脓性胆管炎;伴严重瘙痒则提示病变位于肝内小胆管,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或)硬化性胆管炎的特征性表现;伴有贫血症状应考虑溶血性贫血。
饮酒史、用药史、病毒性肝炎病史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均可造成肝脏损伤;而我国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应注意鉴别。
本例病情
右上腹轻度胀痛,劳累后明显;此前无黄疸,现感乏力、纳差、体温最高38℃,不伴畏寒、寒颤,无瘙痒、呕吐、腹泻、黑便等。否认慢性肝病史及近期用药史。患者长期大量饮酒,近10年来平均每日饮高度白酒300 g;不吸烟。去年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超声发现“肝大,脂肪肝”。
2
该患者体检未发现脾大、腹水、蜘蛛痣等肝硬化证据;患者肝脏肿大,但质地尚软,亦不支持肝硬化,故进一步倾向于酒精性肝炎的诊断。同时,尚未发现酒精对患者其他脏器的损害。下一步应通过辅助检查了解肝损害程度,并同时除外其他慢性肝病。
体征评价
约38%~56%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在组织病理学上,急性病变(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往往同时存在,因此体检须注意有无慢性肝病体征,例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严重肝病失代偿还可出现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酗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其他脏器损害,例如酒精性心肌病、慢性胰腺炎、营养不良、巨细胞贫血等,须同时评估。
本例病情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计算力、定向力和记忆力正常;体型偏瘦,体质指数为21.6 kg/m2。未见皮肤色素沉着、肝掌、蜘蛛痣、扑翼样震颤。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查体阴性;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肋下2 cm,质软,边缘较钝,压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3
本例属于较为典型的酒精性肝病。由于本患者氨基转移酶和胆红素均有明显升高,又有发热、腹痛等症状,系酒精性肝炎的典型表现,且目前并无酒精性肝硬化的证据。经历了从症状分析、体征评价和辅助检查选择等各个环节的思考,在排除了其他疾病(病毒性和药物性肝炎)的基础上,参考诊断标准做出酒精性肝炎的诊断。
辅助检查及分析
血常规 长期酗酒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可升高,且易发生大细胞贫血;酒精性肝炎可有白细胞计数(WBC)增多。本例患者WBC 10.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MCV116 fL。
肝功能 酒精性肝炎氨基转移酶升高大多不超过正常上限6~7倍,约70%~80%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2;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GGT/ALP)多>2.5。胆红素值很重要,可根据黄疸程度预测预后。若白蛋白明显下降,则提示慢性肝病。
本例患者肝酶升高,ALT 125 U/L,AST 388 U/L,ALP 145 U/L,GGT 415 U/L;白蛋白正常;总胆红素72.6 μmol/L(升高),直接胆红素40.1μmol/L(升高) 。
凝血酶原时间 严重肝病时肝脏合成能力下降,凝血时间会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本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为18.7秒(正常值11~13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6(正常值0.8~1.2)。
腹部超声 超声有助于排除肝占位、胆道梗阻等疾病,了解肝脏形态、大小、脂肪浸润程度以及有无肝硬化。该患者肝大,肝回声弥漫增强,形态尚可;肝血管、胆管、胆囊及胰腺未见异常。
乙肝五项和丙肝抗体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相当常见,在诊断酒精性肝病之前须予以排除。本患者检测结果为阴性。
血清Ⅳ胶原 评价肝脏纤维化的指标。该患者检测结果为阴性。
大便常规 筛查有无隐匿的消化道出血。该患者检查结果为阴性。
肝穿刺 慢性酒精性肝病可引起一系列组织学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肝细胞内脂肪聚集,进而导致的肝细胞损害。
肝穿刺活检是酒精性肝病诊断和评估的金标准,但是该检查为有创检查,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接受。
4
对于酒精性肝病这样的慢性疾病,治疗的关键不在于医生使用何种药物,而在于劝说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正是全科医师的长处。医生要与患者耐心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取得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配合。此外,戒酒不仅是诊治酒精性肝病的关键,也是其他酒精相关性疾病(例如酒精性心肌病)的根本治疗。
治疗方案
戒酒 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最重要的治疗。
营养支持 予多种B族维生素口服,适当增加热量。
糖皮质激素 予患者100 mg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点。
保肝药物 属辅助治疗,予本例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多种维生素口服。
疗效及转归
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患者体温正常,一般情况明显好转,食欲恢复。患者遵医嘱成功戒酒,过程顺利。3个月后其肝功能明显好转,半年后完全正常。
尽管在酒精性肝炎急性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有效性仍存争议,但本例患者存在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炎症表现,且无明显禁忌证,故酌情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未完待续,接《梳理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要点2》]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