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隐源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05-25
导读

           近期,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对隐源性肝癌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分析,进一步寻找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指出,通过对隐源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可明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隐源性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且因其引起的肝癌多为单发腺癌。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4期《临床肝胆病杂志》上。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隐

关键字:   | 肝肿瘤 |  | 脂肪肝 |  | 病理学 | 临床 |  |  

  近期,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对隐源性肝癌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分析,进一步寻找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指出,通过对隐源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可明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隐源性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且因其引起的肝癌多为单发腺癌。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4期《临床肝胆病杂志》上。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隐源性肝癌患者22例,对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肝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病理及免疫组化等资料进行分析。

  隐源性肝癌患者平均57岁,男女比例约为1.7∶1。伴有脂肪肝患者16例,占72.7%。有临床症状者13例,占59.1%,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等。生化检查异常以ALP和(或)GGT升高为主,共14例,占63.6%。病理结果显示,以胆管细胞癌为主,共16例,占72.7%;肿瘤多为单发,共20例,占90.9%;肿瘤直径多<5 cm,共14例,占63.6%;伴局部浸润4例,占18.2%;伴脉管浸润2例,占9.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阳性患者为19例,CK17阳性13例,CK19阳性16例。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gdbzz.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