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前后,各地纷纷开展的免费爱心眼科手术往往成为许多眼病患者重见光明的希望,然而,很多眼病患者至今仍然在黑暗中焦虑地等待,企盼一副捐赠的角膜能让他们看到久违的世界。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前后,各地纷纷开展的免费爱心眼科手术往往成为许多眼病患者重见光明的希望,然而,很多眼病患者至今仍然在黑暗中焦虑地等待,企盼一副捐赠的角膜能让他们看到久违的世界。
角膜库空空荡荡让人心焦
“一位病人等待角膜移植手术的时间,我看最少要以年计数。”中国眼库创始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导师、广东省眼库主任陈家祺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最著名的眼科医院,去年约有400例角膜移植手术在该中心进行,而目前全省需要角膜并且登记的患者却高达两、三千人,且近20人急需在半个月内,甚至是马上接受手术。
尖锐的角膜供需矛盾不仅仅出现在广东。据陈家祺估计,全国每年至少应实施30到40万例角膜移植手术,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然而,因为获得捐赠的角膜严重不足,每年实际进行的手术仅约5000例。
作为全国最先发起建设角膜捐献机构的专家之一,陈家祺说,全国约20个“眼库”,几乎都是空库。
“就像是银行一样,有银行但是没有人存钱。”这位为光明事业奋斗了整整50年的老专家无奈地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医院获捐的角膜总是随到随用,极为紧缺,只有化学伤、烧伤等病情紧急的患者才能获得优先安排。
技术不是难题观念才是门槛
虽然角膜移植属于比较精细的显微手术,但是培养一名合格的角膜医师并不是件难事,技术也足够成熟。供需矛盾突出,捐赠者少,跟我国的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陈家祺认为,只有移风易俗,建立角膜捐献的理念,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进行捐献。
“在进行角膜采集时,医生也一定要照顾捐献者的情绪和家人要求。”陈家祺介绍说,目前角膜采集完全可以做到只取角膜,保留捐赠者的眼球,不改变其原有容貌。通过使用一种高分子透明材质制作的角膜,替换被采集的角膜,经过细致的处理,肉眼几乎察觉不出任何变化。
对捐赠者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纪念,既是对其行为的肯定,对他人也是一种鼓励。“捐赠行为本身是伟大的,体现着一个人的无私和高尚。”陈家祺建议向角膜捐赠做得好的国家学习,完善和鼓励角膜捐赠行为。
呼唤规范尽快出台
角膜捐献不能只是坐等,而是还要自力更生。“我们想建立一个人工角膜的制作和研究中心,通过国家的鉴定,生产一些医用的生物材料。”陈家祺说。
目前,全国统一的角膜捐献及使用规范还未出台。广东省眼库由机构本身向社会公布捐赠流程和须知,而各个省市的规定不尽相同。在接受外国眼库的赠与角膜方面,也没有规范可以参考。未来实现眼库内部、全球联网及资源共享是发展的方向,然而很多事情还需要从头摸索。
今年72岁的陈家祺,在庆祝从医50周年的时候,签署了角膜捐赠协议。当不可避免的那一天到来时,他将以自己的角膜,作为对人类光明事业的最后的奉献。
新闻链接:空荡荡的角膜库让我们从哪里寻求光明?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