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结直肠癌筛查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作者: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吴开春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0-18
导读

         亚太地区结直肠癌研究小组通过对亚洲11个城市17个中心共1892例多个民族人群进行筛查发现,年龄、性别、家族史和吸烟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据此建立了1~7分的亚太地区结直肠癌筛查评分系统(APCS),分析显示,评分为中危和高危的个体患结直肠癌几率分别增加2.6倍和4.3倍,比较适合接受结肠镜筛查,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消化道》(Gut)杂志,目前还需要在更多中心加以验证。

  亚太地区结直肠癌研究小组通过对亚洲11个城市17个中心共1892例多个民族人群进行筛查发现,年龄、性别、家族史和吸烟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据此建立了1~7分的亚太地区结直肠癌筛查评分系统(APCS),分析显示,评分为中危和高危的个体患结直肠癌几率分别增加2.6倍和4.3倍,比较适合接受结肠镜筛查,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消化道》(Gut)杂志,目前还需要在更多中心加以验证。

  另外,我国香港学者的一组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也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198例NAFLD患者接受结肠镜筛查,35%检出结肠腺瘤,19%检出进展期肿瘤,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约1/3检出进展期肿瘤,应引起高度重视。

  检测血中维生素D水平也有助于判断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维生素D水平越高,患结直肠癌可能性越小,尤其是患右半结肠癌的可能性小。

  结肠镜和便潜血试验仍是结直肠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在亚洲人群中其有效性和应用率均有所提高,但乙状结肠镜和结肠胶囊内镜也有一定价值。结肠镜前端加透明帽进行筛查,有助于发现结肠腺瘤或息肉等病变,尤其是右半结肠的息肉。如能结合色素内镜、自发荧光成像、窄带光谱成像和放大内镜则更有益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免疫法便潜血试验以其准确度高、不受食物干扰等优点,已取代联苯胺法便潜血试验用于结直肠癌筛查,目前市场流行的有美国、芬兰及日本等国产品,经对比研究发现,各种检测对结直肠癌的特异性相近,但敏感性不同,性价比也可能不一样,应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