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演说嘉宾是出生于中国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塔克·马克(Tak Mak)教授,他曾因杰出的免疫研究成果获加拿大最高成就奖——加拿大勋章。在第一张幻灯中,他秀出了吴冠中大师的水墨画(如图)。
Mak教授
第三位演说嘉宾是出生于中国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塔克·马克(Tak Mak)教授,他曾因杰出的免疫研究成果获加拿大最高成就奖——加拿大勋章。在第一张幻灯中,他秀出了吴冠中大师的水墨画(如图)。
Mak教授请大家猜测画的名字,不是水,不是树,而是空中小小的《双燕》。“医学研究也是如此,我们往往会忽略不起眼、但却是最重要的部分。”自1942年至今,化疗似乎已经碰壁,而对于靶向治疗,Mak教授展出第2幅图——六匹马拉车,“我们想让马车停下,惯性思维会集中精力,射向拉车的马,这就好比针对癌基因、DNA修复、血管生成等的癌症治疗,我们不停地挖掘,但新靶点层出不穷。”其结果是,2007至2011间,美国FDA没有批准任何新靶点的药物。这是唤醒人们的信号,我们需尝试“停下马车”的新方法。
几十年前,人们就猜测癌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德国学者沃贝格(Warburg)因发现“缺氧与癌症的关系”而获得1931年诺贝尔奖。癌细胞的快速增长须满足3个基本代谢条件:具有可利用的能量储备(ATP)、产生大分子生物合成的前体、维持细胞内理想的氧化还原平衡。上述条件常通过致癌信号通路中的突变所造成的细胞代谢损伤性改变而实现。这些适应性改变也与肿瘤微环境协同作用,从而选择出在严酷条件(如缺氧等)下具有增殖能力的癌症细胞。
快速细胞增长可产生高水平的可损伤细胞的活性氧簇(ROS),而细胞通过还原型辅酶Ⅱ(NADPH)可中和这种氧化应激,维持抗氧化分子的活性。NADPH产生的主要途径包括戊糖磷酸途径、苹果酸酶途径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途径。近期,在IDH基因中确认了一些特异性的司机突变,这些突变酶可产生2-羟基戊二酸(2-HG),2-HG不仅是NADPH受损的主要代谢源头,也是肿瘤发生相关的代谢因子。现有研究正集中于探索IDH突变影响细胞代谢、促进肿瘤发生的确切机制。而增加对肿瘤细胞代谢改变的本质的理解,将有助于制定出阻断细胞侵袭性增长的个体化抗癌策略。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