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0年CSCO年会主席之一、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马军教授,在会前欣然接受了采访,畅谈了他眼中的年会亮点。
注:访谈时间为CSCO2010召开之际
——访大会主席、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马军教授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廖莉莉
第13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0年CSCO年会主席之一、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马军教授,在会前欣然接受了采访,畅谈了他眼中的年会亮点。
“分层、个体化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马教授指出,近年来除了规范化治疗,分层、个体化治疗也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例如,白血病的治疗就充分体现了二者的良好结合。
分层治疗主要是指根据患者的不同危险程度和预后,将其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治疗,以节省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在低危白血病中,70%~80%是可以治愈的,若不加选择地给予大剂量化疗+骨髓移植治疗,反而可能是无益的过度治疗。不过对于高危患者,则必须根据其症状及疾病进展情况,及时给予其骨髓移植等治疗。
此外,在个体化治疗方面,对于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白血病患者,其本身治愈率就较低,而且多伴发心血管系统疾病,承受治疗的能力也有限,这就决定了不能进行太强烈的治疗,必须凸显“ 个体化”治疗的概念。例如,可以考虑带瘤生存、维持治疗或靶向治疗,治疗手段也要相对温和一些,以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多靶点、生物治疗是重要发展方向”
在当今这个分子靶向治疗时代,靶向治疗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不过,马教授强调,一定要根据不同靶点给予患者适合的靶向治疗。
虽然目前单靶点靶向治疗在肿瘤中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无可厚非的是,多数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基因突变(耐药),造成“脱靶”,从而使靶向治疗失去应有的作用。
对此,除选择适合的第二代、第三代靶向治疗药物之外,选择适合的多靶点药物也是克服单靶点药物耐药问题的重要方向。我国学者发现的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等白血病治疗药物,就是多靶点治疗的良好典范。
此外,还应考虑靶向药物与其他生物治疗的结合,这是因为仅靠靶向治疗很难使肿瘤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恶性肿瘤这样有复杂发病机制的疾病,基因治疗等生物治疗将有可能带来治愈的希望。
“我们正从婴幼儿时期向青少年时期迈进”
马教授介绍,本次CSCO年会将公布包括肿瘤相关性贫血共识、恶性肿瘤骨转移及肿瘤与血栓的临床诊疗共识等在内的14个重要共识。这些共识是我国临床肿瘤学专家根据当前国际重要进展,经深入细致讨论总结出的相对统一的意见,将对我国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我国临床肿瘤学正逐渐走向成熟。经过老中青三代肿瘤学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在白血病、肝癌、乳腺癌和肺癌等领域取得了一些进步。“可以说,我国的临床肿瘤学正在从婴幼儿时期向青少年时期迈进。”例如,肿瘤相关性贫血共识通过调查我国超过20万恶性肿瘤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发生程度,就如何根据现状对此展开规范化治疗进行了介绍。马教授说,该共识的公布,将对提高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医生对肿瘤相关贫血的认识水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原创性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本次会议上,由我国学者组织或参与的国内外多中心研究也是值得关注的亮点。马教授不无感慨地说:“我们过去是能想到、但不敢做也做不了,现在是既能想到、又敢做也做到了!”随着我国临床肿瘤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单中心、非随机化研究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优秀的临床肿瘤学专家作为主要研究者(PI),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相信通过肿瘤学专家的努力,国家和地方紧密联系,我国临床肿瘤学将会取得更大进步,患者将得到更大益处。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