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与早期复极化(ER)相关的ST段形态变异可区分中年个体心律失常死亡危险是否升高。健康运动员最常见的ST段形式,即J点后快速上升型ST段似乎是ER的一个良性变异形式。该研究5月31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与早期复极化(ER)相关的ST段形态变异可区分中年个体心律失常(CA)死亡危险是否升高。健康运动员最常见的ST段形式,即J点后快速上升型ST段似乎是ER的一个良性变异形式。该研究5月31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
标准心电图的下壁/外侧导联出现ER会升高心律失常死亡危险。研究者检验了ER波形后的ST段变异可能是重要的预兆这一假说。
基于对芬兰(n=62)和美国(n=503)的2个年轻健康运动员独立样本的观察,ER后的ST段被分为水平/下降或快速上升/上斜型,其中上升型是ER的主要及常见形式。27/62 (44%)的芬兰运动员和151/503 (30%)的美国运动员发生ER,几乎所有的芬兰运动员(96%)和91/107(85%)的美国运动员在ER后有上升/上斜型ST变异。
随后,研究者分析了10864位普通中年人的心电图以通过ST段变异评价的ER相关危险预后调变。ER0.1 mV且有水平/下降型ST段(n=412)变异者的心律失常死亡风险比增加(相对危险为1.43;95%置信区间为1.05~1.94)。当下壁导联有更高波幅的ER(>0.2 mV)且有水平/下降型ST段变异时,心律失常死亡风险比增加至3.14(95%置信区间为1.56~6.30)。然而,在上升型ST段变异的个体,心律失常死亡的相对危险并没有增加(0.89;95%置信区间0.52-1.55)。
链接:
Early Repolarization Electrocardiographic Phenotypes Associated With Favorable Long-Term Outcome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