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Mitha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利纳西普可明显降低初用降尿酸治疗期间痛风复发率,并证实利纳西普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可接受范围内。血清尿酸水平达标在痛风的长期管理中十分重要,但在治疗的最初几个月,降尿酸治疗(ULT)可能引发痛风发作。
2011年5月25-28日,2011年5月25-28日,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年会在英国伦敦召开。
E. Mitha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利纳西普可明显降低初用降尿酸治疗期间痛风复发率,并证实利纳西普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可接受范围内。
血清尿酸水平达标在痛风的长期管理中十分重要,但在治疗的最初几个月,降尿酸治疗(ULT)可能引发痛风发作。
该研究旨在评估在使用别嘌呤醇(allopurinol)进行ULT治疗初期,应用利纳西普(rilonacept)预防痛风复发(GF)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项为期16周的研究在南非、德国和亚洲部分国家进行,纳入痛风成人患者,其血清尿酸水平≥446 μmol/L,既往1年中自我报告的GF≥2次。这些患者最初使用别嘌呤醇300 mg/d治疗(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较低剂量),随后调整剂量达到血清尿酸水平<357 μmol/L,并随机分配接受每周1次皮下注射安慰剂(PBO)、利纳西普80 mg(R80)或利纳西普160 mg(R160),其中第1天使用双倍(负荷)剂量。在持续研究治疗期间,使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和(或)口服类固醇治疗GF。主要终点是每例患者的GF次数。同时评估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
结果显示,共有248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PBO:n=82;R80:n=82;R160:n=84)。各组基线特征相似:93%男性,平均年龄51岁,平均血清尿酸水平为560 μmol/L,既往1年内平均GF次数为7次。完成16周治疗的患者数在PBO组(87.8%)和利纳西普组(90.4%)相似。8周时,各组平均血清尿酸水平均降至<357 μmol/L。到16周时,两个利纳西普组的平均每例患者GF数(主要终点)显著低于PBO组:PBO组为1.23(共101次GF),R80组为0.35(共29次GF)(与PBO组相比,P<0.0001),R160组为0.34(共28次GF)(与PBO组相比,P<0.0001)。每例患者发生GF的天数也是利纳西普组显著较低:PBO、R80和R160组分别为11.2、4.3和1.9(两个利纳西普组与PBO组相比,均为P<0.0001)。总体不良事件(AE)发生率在PBO组(61%)和利纳西普组(65%)相似。注射部位反应(一般为轻度)是利纳西普治疗相关最常见AE(PBO:1.2%;R80:12.2%;R160:17.9%)。各组中≥5%的患者报告的AE为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超推荐剂量用药和头痛。严重AE在各组中有3~5例患者报告,均非药物相关。有2例严重感染报告,均在R80组,为尿道感染和阑尾炎。无死亡事件发生。
更多精彩内容见专题报道:http://zt.cmt.com.cn/zt/eular2011/index.html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