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抗心律失常植物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25),发现了许多能对抗心律失常的生物碱(1-25)。本文就抗心律失常生物碱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近年来,抗心律失常植物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25),发现了许多能对抗心律失常的生物碱(1-25)。本文就抗心律失常生物碱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25)。
1.异喹啉类生物碱(Isoquinoline type alkaloid)
异喹啉类生物碱为小檗科小檗属等植物中的主要生物碱,有相同的化学结构母核(附图1~6),具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制品有下列6种。
1.1 小檗胺(Berbamin,BA)
BA系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Berberis L)植物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的根块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37H40N206)(图1)。BA能对抗乌头碱(Aco)、哇巴因(Oua)、氯化钙(CaCl2)、乙酰胆碱(Ach)、电刺激心室及心肌缺血等所诱发的各种心律失常,提高家兔电致室颤阈值(VFT),在离体豚鼠心房、人心耳梳状肌及豚鼠乳头肌标本上,BA具有负性肌力、负性自律性及延长有效不应期(ERP)作用,但不影响兴奋性,并可使异丙肾上腺素(Iso)、CaCl2及组胺量效曲线右移,对氯化钾(KCl)引起的离体冠脉条收缩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依内钙性收缩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Ca2+及组胺的收缩量效曲线右移,并具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无β受体阻滞作用。其抗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抑制Na+、Ca2+通道,阻断组胺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及抗心肌缺血、清除自由基等有关。
1.2蝙蝠葛碱(Dauricine,Dau)
Dau系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根块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38H44N206)。Dau能对抗Aco、Ouo、NA一氯仿等诱发的各种心律失常,提高猫的电致VFT,对心电一机械活动的影响类似奎尼丁,能减低APA和Vmax,延长APD和ERP,降低心肌兴奋性,对Na+、K+、Ca2+跨膜电子流均有抑制作用,对心电图(ECG)各参数的影响与奎尼丁相似。该药对室早临床疗效较佳,治疗4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结果表明,显效率78%,好转率12.2%,总有效率90.2%,少数病人有轻度肝功能异常,病窦患者慎用。对l3例预激患者静注该药行电生理研究发现,Dau能明显延长旁路的前向ERP,阻断预激房颤时经旁路的前向传导,并具除颤效能,亦能延长旁路逆向ERP,用药后l/3患者用心房程序刺激,3/7患者用心室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
1.3 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
Nef是唾莲科植物(Nalumbo nucifera Gaertn)成熟种子的绿色胚芽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38H44N206)。其化学结构(图3)虽与粉防己碱相近,但作用机理与粉防己碱并非相同,Nef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比粉防己碱更广泛。Nef抗心律失常作用类似奎尼丁及普鲁卡因胺,可能归属Ia类药物。Nef能对抗Ac0、Oua、肾上腺素(NA)、CaCl。、氯仿、冠脉复灌、电刺激丘脑下区、电刺激心室及心肌缺血等所诱发的各种心律失常。提高家兔电致VFT,降低心肌兴奋性及收缩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及窦性心动周期(SCL),降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0相上升幅度(APA)和速率(Vmax),延长心肌ERP及功能不应期(FRP),延长P—R及Q—T间期,使QRS波增宽,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使心率减慢,延长兔窦房传导时间(SACT)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增大窦房结恢复时间指数(SNRTI),尚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兔希氏束电图A—V和砌一V间期,增宽V波,使ERP/APD比值增大。Nef对哺乳动物心肌电一机械活动的影响与奎尼丁相似,非特异性地抑制心肌Na+、K+、Ca2+跨膜转运,使心肌兴奋性和传导速度降低。其药理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K+外流及Na+内流有关,对心肌Ca2+转运虽有抑制效应,但并非特异性钙拮抗剂。
1.4粉防已碱(Tetrandrine,Tet)
Tet是防己科干金藤属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块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分子式C38H42N206).其化学结构与Nef相似(图4),但作用有所差别。现已证实Tet是一种钙拮抗剂,Tet能拮抗Oua及CaCl:诱发的心律失常,但对Aco及电刺激引起的心律失常拮抗作用较弱或不明显,其作用机理与异搏定相似,与拮抗Ca2+内流有关。细胞电生理学研究表明,Tet对APA及Vmax无明显影响,但可使APD及ERP明显延长,提示Tet对Na+通道无影响,可能是通过延长外向性钾电流(Ix1)的门控参数x1激活时间,使3相复极减慢所至APD及ERP延长,而对Ca2+内流的抑制作用主要是抑制了细胞膜上的电位依赖性Ca2+通道。
1.5木防己碱(Trilobine,Tril)
Tril系防己科植物术防己[Coculus trilobus(Thunb)Dc]的根块中提取的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35M34N205)。其结构式与粉防己碱相似(图5)。Tril经碘甲烷化可生成碘化二甲基术防己碱(dimethyltrilobineiodide),它和粉防己碱都是双苯甲基四氢异喹啉的衍生物,均有抗心律失常作用。Tril能对抗Aeo、Dua诱发的心律失常,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及心房肌ERP,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延长ERP消除折返而产生。
1.6小檗碱(Berberine,Ber)
Ber系小檗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ch)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20H1905N)(图6)。又名黄连素。Ber能对抗Aco、0ua、CaCl2、Ach、NA、氯仿、心肌缺血、电刺激心室诱发的各种心律失常,抑制NA诱发的异常自律性。提高电刺激兔、猫的VFT,延长P—R和QT间期,能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ERP显著延长,但ERP/APD比值无明显增大,对心肌静息电位和APA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Vmax和快Na+内向电流峰值,延长APD50、APD90,抑制窦房结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Na+、Ca2+内流及K+外流有关。Ber尚有正性肌力、抗羟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膜,减少经非特异性通路(膜损伤部位)的Ca2+大量内流,防止细胞内Ca2+超负荷及其所触发的迟后除极等作用。Ber应用于临床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都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少,副作用轻微。对一些难治性室速(VT)、室早尤其是成对早搏、Ron T型早搏等总有效率可达60%以上。Ber口服吸收少,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口服有效剂量为每日1.6~2.0 g,如无效则不必再增加剂量,有关静注的最适剂量及给药方式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2苦参碱型生物碱(Matrine type alkaloid )
苦参碱型生物碱是指具有苦参次碱一l5一酮(matridin一15一one)基本结构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豆科槐属植物和小檗科牡丹草属等植物中,已发现的此型生物碱有25余种,但研究较多的是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槐胺碱和氧化苦参碱、苦豆碱6种。
2.1 槐定碱(Sophoridine,sop)
Sop系豆科槐属植物苦豆碱(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分子式Cl6 H24 ON2),Sop能对抗Aeo、Oua、BaCl、CaCl、NA、氯仿、四氯化碳、电刺激心室、心肌缺血等导致的各种心律失常,提高家兔及猫的电致VFT,能明显降低整体动物(大鼠、豚鼠、兔)的心率,延长P—R和QT间期,拮抗Is0的正性频率作用,降低心肌兴奋性,延长心肌ERP,提高ERP/APD比值,使△ERP/△APD>1,对APA和Vmax无明显影响,对β受体无亲和力,亦无Ca2+通道阻滞作用,但具有明显的正性变力(Positive inotropic)作用,能显著提高心肌收缩力,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及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用常规心肌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证明,Sop的抗心律失常机制与奎尼丁相似,通过抑制细胞Na+内流和K+外流而发挥作用,无抗M一胆碱受体作用。
2.2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及苦参碱(Matrine)
系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块中提得,能对抗Aco、Oua、NA、氯仿等诱发的多种心律失常,能降低APA,延长APD及ERP,作用与奎尼丁相似。苦参碱抗心律失常效应可能与其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有关。在临床观察到苦参总碱(含Matrine和Ory—matrine)对室性及房性早搏有一定疗效,对结早、阵发性室速及房颤也有疗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无效
2.3 槐胺碱(Sophoramine)
系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能对抗Aeo、Oua、BaCl、CaCl、Ach、氯仿、心肌缺血及电刺激等诱发的各种心律失常,提高犬电致VFT,降低心率,延长APD及ERP,使3相复极化斜率降低,但对APA及Vmax无影响,98 μmol.L-1槐胺碱能使Iso加速离体兔心房自发性搏动频率的量效关系曲线右移,并抑制最大收缩效应。据报道口服给药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2.4槐果碱(Sophocapine)
系豆科槐属植物苦甘草(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图7),能对抗Aco、CaCl。及冠脉复灌所诱发的各种心律失常,但不能对抗0ua、Ach、NA、氯仿所诱发的心律失常,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冲动的发放而产生,对心脏也有一定直接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
2.5 苦豆碱(Aloperine)
系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中提取的生物碱之一(图8),能对抗0ua、Aco、CaCl2、NA、氯仿诱发的心律失常,降低心脏的自律性,减慢心率,其作用可能是其对抗内源性儿茶酚胺作用的结果。
3其他类型生物碱
3.1 常咯啉(Changrolin, Pyrozoline)
系虎耳草科黄常山属植物黄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t)的根中提取的主要生物碱一常山碱乙(βdichroine)经结构改造研制而成的新药(分子式C24H29N5O)(图9),其作用类似奎尼丁,可能属Ⅱa类药物。该药能对抗Aco、Oua、BaCl2、Ach、电刺激及冠脉结扎等引起的多种心律失常,提高家兔和狗电致VFT,降低心肌兴奋性,降低APA和Vmax,延长ERP、A—H及H—V间期。剂量过大时使P—R及QT延长,P波及QRS波增宽。临床应用对室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对结早、窦速疗效较差。该药静注起效快,安全可靠,对室早疗效较心律平为优,口服吸收良好,3~4 h达血浆高峰浓度,半衰期为3.2 h。由于给药后17.8%的患者出现皮肤呈深褐色改变及少数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而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
3.2关附甲索(Guanfubase A,GFA)和美附庚素(Guanfubase G,GFG)
两者都是从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evi)Raipaics]的根块(即关白附子)中的主要生物碱,均能对抗Aco、Oua、CaCl2、缺血灌注等引起的多种心律失常,提高猫的电致VFT,降低APA和Vmax,延长APD及ERP,使ERP/ApD比值增大,自律性降低,传导减慢,后者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要大于前者,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心肌Na+内流。
3.3青藤碱(Sinomenine)
系陕西产防己科植物毛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mb)Var cinereum(Diels)Rehd etWils]藤茎中提取的主要生物碱,能对抗Aco、Oua、CaCl:、NA、氯仿诱发的多种心律。失常,能降低心肌自律性,减慢心率,降低Vm.。,延长APD及ERP,能抑制Na+、K+、Ca2+的转运过程。
3.4钩藤碱(Rhynchophyline)n83
系茜草科钩藤属植物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中提取的生物碱,能对抗Aco、BaCl。、CaCl2诱发的心律失常,能显著减慢犬及大鼠的心率,其作用与抑制窦房结及异位起搏点、减慢房室及房内传导有关。
3.5延胡索碱
系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 WT Wang)中提取的生物碱,分季胺碱(碱I)及叔胺碱(碱lI),二者可分别对抗不同的实验性心律失常。碱I对ECG的影响与胺碘酮相似,使心率减慢,T波增宽、QT延长,对P、QRS波及P—R间期无影响;碱Ⅱ可引起P、QRS波增宽,P—R及QT间期延长,对心率及T波无影响。临床观察到碱I对室早效果较好,碱Il对房早、结早疗效较好,对室早疗效较差。口服延胡索粉对房早有疗效。
3.6 去甲乌药碱(d l-demethuylcoclaurine)
系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ehaeli Debx)的根(即附子)中提取的生物碱,对用甲醛破坏窦房结而建立的家兔实验性病窦动物模型有一定疗效,目前认为它可能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临床静滴可改善窦房结的自律性,改善窦房及房室传导,缩短A—V间期,缩短病窦患者的SNRT、CSNRT、SACT,使固有心率加快,窦阻、窦停消失,改善房室传导。但该药药效时间较短。
总之,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寻找天然植物来源的高效、低毒的抗心律失常生物碱类药物有着广阔的前景
。原文链接:抗心律失常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