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记得2023年11月初发生的中山二院研究生集体患癌事件,多名风华正茂的博士刚完成学业不久,二十余年寒窗苦读,满腹学识,前路可期。然而噩耗从天而降,仿佛所有的希望都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3个博士1个博后,都小于30岁,全是罕见型还有6个待确认,好多可能晚期了师姐说,估计只有几个月了每一句都充满了遗憾、愤慨与绝望。 尽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简称中山二院)连夜发表声明,称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
很多人还记得2023年11月初发生的“中山二院研究生集体患癌事件”,多名风华正茂的博士刚完成学业不久,二十余年寒窗苦读,满腹学识,前路可期。然而噩耗从天而降,仿佛所有的希望都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3个博士1个博后,都小于30岁,全是罕见型”“还有6个待确认,好多可能晚期了”“师姐说,估计只有几个月了……”每一句都充满了遗憾、愤慨与绝望。
尽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简称“中山二院”)连夜发表声明,称“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但“无在读学生患癌”,并表示“诚挚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但此事引发舆论的第三天早上,其乳腺外科相关实验室的部分设施就被拆除。对此,院方的解释为“应对消防检查”。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于去年11月8日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正在按照流程跟进处理,会组织第三方机构调查实验室”,但迄今三个多月过去仍未有结果。
但当事导师苏士成教授似乎并未受到影响,在科研成果方面保持“高产”。去年12月5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ell发表了苏士成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Choroid plexus mast cells drive tumor-associated hydrocephalus(《脉络丛肥大细胞驱动肿瘤相关脑积水》),尝试揭示肿瘤相关脑积水的致病机制。
Cell的论文仅发表一周后,12月13日,苏士成团队另一篇题为Tumour circular RNAs elicit anti-tumour immunity by encoding cryptic peptides(《肿瘤环状RNA通过编码隐蔽肽激发抗肿瘤免疫》)的文章在另一国际学术顶刊Nature发表。
该研究对人类乳腺癌样本进行HLA-I类肽段进行分析,鉴定出HLA-I结合的隐性抗原多肽(简称“隐肽”),这些隐肽被肿瘤特异性环状RNA——circFAM53B非标准翻译后,可有效诱导抗肿瘤免疫。这表明利用肿瘤特异性环状RNA进行疫苗接种,可能是一种针对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策略。
这项研究成果在学界引起关注,因其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也有不少网友提及苏士成教授在学术方面的鉴定与高产,表示钦佩其并未被之前的风波所影响,“确实是令人钦佩的科研大家” 。
01
▼
Nature论文发表后真实性造质疑:
“高处不胜寒”还是“学术造假”?
苏士成团队的文章在Nature发表的当月,就在PubPeer网站上引发热议。这个网站由PubPeer基金会创建,首要目标是通过促进社区互动的创新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
一位网名叫Gerbilliscus phillipsi的网友率先提出质疑:为什么在原始质谱分析(MS)数据中没有发现肽ALFRLTNRA[circFam53b(192-200)],仅在一个样本中发现了肽RTAHYGTGR[circFam53b(210-218)]?
而后,网名为Hemieuryale pustulata提出两点质疑:
1. 论文中关于circRNA疫苗合成部分存在可疑之处。其认为使用T4ssRNA连接酶1和短的互补无间隙DNA作为RNA环化的方法存在可疑之处,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不可行的。
2. 合成的 circFam53b IVT 起始序列“AAAA”与 T7 RNA 聚合酶偏好的“GG”转录起始序列相悖的。
综上,这位评论者想不通作者是如何在体外合成circFam53b,并应用到动物研究的。
他/她还指出:文章中circRNA的合成数据完全缺失,且没有凝胶分析、没有质量检查、没有IVT模板序列,这些都是不专业和不可接受的。此外,虽然文中染色、纯化部分“令人印象深刻”,但作者似乎应该提供更多细节。
而另一位网名为“Compsaraia samueli”的网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T4 RNA连接酶1不具备使作者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创建环状RNA的活性。
他们指出:T4 RNA连接酶1无法在完全互补的RNA-DNA杂交体中催化ssRNA末端的镍连接,且作为连接指南的DNA寡核苷酸“夹板”实际上应阻碍环状RNA的产生。
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很可能在分子层面上就行不通,更别提开展动物实验,得出在小鼠体内形成抗肿瘤免疫的结局了。
一位专业人士表示:如果没有动物实验的结果,这项成果将和其它研究环化RNA的文章一样落入俗套。正因为有了肿瘤免疫和mRNA疫苗两大热点加持,并取了一个高屋建瓴的标题,才显得与众不同起来。但可惜文章中漏洞太多,不免贻笑大方。
如果这篇文章真的有如此明显的漏洞,又是如何通过同行评议的呢?从Nature网站上公开的同行评议资料发现,该论文共有5位评审专家,但仅有两位美国学者公开了姓名,其他人均选择了匿名。这是为何?
查询上述二位美国专家资料后发现,他们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别为肿瘤学和病理学,属临床范畴。所以,从他们的专业判断,其擅长审阅的内容应重点在动物实验部分。由此可见,匿名评审的三位专家中应有基础医学领域的研究者,审核论文中RNA合成部分。
令人注意的是,第一位同行评议专家的意见是:Needed to be withdrawn(需要被撤稿)。但显然,这位专家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
无独有偶,从PubPeer查询得知,苏士成教授导师宋尔卫院士也有8篇署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论文被质疑造假。是他们研究成果确实有不完美、不严谨或不真实之处?还是其研究水平过高,乃至“高处不胜寒”?
在学界中,研究者之间对于科研的讨论和质疑是常态,也在情理之中。不断地质疑、促进相互讨论,更有助于保持科研的严谨性和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我们所应鼓励的。但是,科研也需秉持真实、客观的内核,一篇造假的论文确实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三重浪费,更可能会误导后续的研究,贻害不浅。
02
▼
国内科研论文撤稿数量过多,
教育部责令全国高校彻查
或许上述论文并非“漏洞百出”,只是被人误解。但近年来,中国学界产出论文的真实性和严谨性仍然屡被质疑,且中国作者SCI论文撤稿占全球所有撤稿的比例持续增高。美国Healsan Consulting的大数据分享显示,2023年中国作者的撤稿占到全球该年度所有撤稿的75%!
大量论文被撤稿意味着: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学术不端、科研造假行为正在愈演愈烈。今年1月,“黄某若学术不端事件”事件为整个中国科学界敲响了警钟——一个实验室里没有仪器、没有试剂,实验室外没有实验动物的研究团队,是如何发表40余篇SCI论文的?
这样的行为令国内科技发展蒙上阴影,也让兢兢业业、踏实搞科研的学者们蒙羞。所幸这个情况已得到国内相关部门的重视。
今年1月12日,Nature新闻版面发文China conducts first nationwide review of retractions and research misconduct(《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撤稿和研究不端行为进行审查》),报道了中国教育部的整改措施。
文章指出,在中国学术界,论文被撤销的现象屡屡发生,对中国科研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量的论文撤销事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截至2023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部科技司发布通知,责令全国各大高校进行审查,深入调查过去三年内科研论文被撤销的情况,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
首先,要求各大高校必须全面、统准确统计本校研究人员在过去三年(2021年1月1日以来)中所发表的、已被中英文期刊撤稿的论文。
其次,各高校需查明上述论文撤稿原因,并进行详细说明,明确是由于学术不端行为(例如数据造假、剽窃抄袭等)还是由于学术差错。
最后,要求追究学术不端者的责任,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高校需展开调查,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我国科研论文大规模被撤稿的现状令人担忧,希望这项措施有助于肃清某些角落的不正之风,还学界一个清朗的科研环境。
03
▼
三个多月过去了,有些人还在等待
那一纸迟来的“调查结果”
去年12月23日,苏士成教授成为2023年“新基石研究员”,获2500万元资助。“新基石”是目前国内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科研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2022 年,腾讯公司宣布 10 年内出资 100 亿元人民币,用于奖励科研创新。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还有人抱病在床,还在苦苦等待一纸结果,来告诉他们罹患如此绝症的原因到底为何?
“研究生集体患癌事件”的当事人之一的黄某在诊断出癌症的第二天便莫名被导师踢出群聊,从此只能试图在网络中发声,为自己讨回一丝公道。
直到现在,她还在等待新疗法的受试机会,寻求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很多人犹在辩驳:没有证据证实确和实验室有关。但更多网友指出,致癌因素繁多且复杂,很难查清,但这并不能作为官方推诿的理由。丁香园一位认证医生指出:一般实验室硕士比较多,但本次事件的发病者集中于博士群体,很可能与他们参与的某项或某类研究有关。
无论是校方,还是广东省卫健委都曾明确表示会开展调查,但三个多月过去了,迟到的调查结果依然迟迟未到。
无论如何,希望调查结果“虽迟但到”。
原创:
作者:拍老师
编辑:梨九
审核:清扬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