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188金宝搏官网登录窍门

【3.18全国爱肝日】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7-03-18
导读

         今年的3月18日是我国第17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治,预防肝癌”。今天我们来分享肝癌的病因、症状以及预防。

关键字:  爱肝日 | 肝癌 

  在乙型肝炎免疫和医疗卫生改善的时代,肝癌仍然以令人震惊的趋势发展——肝癌(livercanc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而居第三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研究人员指出了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三点原因1:

  ◆极少的个体会接受乙型肝炎检测,导致三分之二的乙型肝炎个体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感染HBV;

  ◆只有20%的医生遵循肝癌筛查指南,检测高危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存在肝癌。且由于起病隐匿,80%以上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有效治疗已经为时已晚;

  ◆再者,肝癌筛查指南存在不足指出,并不能提供有价值的血液检测以帮助在可治疗阶段早期识别肝癌。

   肝癌的危险因素

  我国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发病的90%以上,日常所说的肝癌主要是指肝细胞癌2。我国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酒精与饮水污染。

   病毒性肝炎

  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临床调查资料显示,病毒性肝炎约有10%会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10%,肝硬化患者HCC年发生率为3%~6%3。

  在我国,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HCC的主要危险因素4,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三分之一有慢性肝炎病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可达90%,约5%-8%抗HCV抗体阳性5。

   黄曲霉毒素

  霉变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往往很高。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而黄曲霉毒素与HBV有协同致癌作用,在HBV-DNA整合的肝细胞中,可以发现黄曲霉素堆积。

  此外,腌、熏、烤食物中亚硝酸盐、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的含量高;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可与氨基酸发生降解反应,生成强致癌性的亚硝胺5。

   酗酒与肥胖

  饮酒可通过以下途径诱发肝癌:1)饮酒人群中的嗜酒者或饮酒过量者可出现酒精相关健康问题,其中酒精性肝病是酒精所致的最常见的脏器损害6,进一步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2)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对肝脏损害起协同作用,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饮酒,或在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并发HBV或HCV感染,都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随着肥胖的流行,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以通过肝脏炎症,进而发生肝硬化、肝癌,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当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增长率迅速7。

   饮用水污染

  近年来发现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是强烈的致癌植物,可污染水源。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可导致原发性胆管癌。

   肝癌的症状

  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甲胎蛋白及B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肝癌早期通常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通常发现肝癌时已为中晚期。

  肝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体征,少数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乏力等,有些病人可能轻度肝肿大。这也是常规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如此重要的原因。

  肝癌的中、晚期症状包括4:

  ▶右上腹痛

  ▶上腹部触及包块或者较硬的、不规则的肝脏表面

  ▶食欲不振、饱腹感、体重减轻

  ▶乏力或疲惫感

  ▶恶心和呕吐

  ▶脾大、黄疸和腹水

  ▶陶土样便和尿色加深

  ▶发烧肝区疼痛、乏力、消瘦等。

   肝癌的预防

  预防肝癌,需要从日常做起: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

  ▲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及脂肪肝;

  ▲减少酒精摄入,预防酒精性肝病;

  ▲不吃发霉食物,避免摄入黄曲霉毒素;

  ▲注意饮水卫生,避免引用不干净的水;

  ▲针对HBV和HCV感染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肝功能、进行HBV和/或HCV病毒定量检测、测查甲胎蛋白、进行肝脏彩超;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不可随便停药。

  ▲美国和欧洲指南推荐,任何肝硬化患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以筛查肝癌,因为80%的肝癌患者存在肝硬化。此外,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合并感染HIV或HCV的患者、脂肪肝人群均应检测肝癌8。

  参考文献

  1.GetTestedforHepatitisB-RelatedLiverCancer:TheLifeYouSaveMayBeYourOwn.HepBBlog.2016.October12.

  2.健康报.郑加生:肝癌可防可治可早期诊断.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41-1949.

  4.世界胃肠病组织全球指南.肝细胞肝癌(HCC):全球观点.

  5.[一文读懂]肝癌的病因和预防.

  6.中华内科杂志.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1月修订).2010,49(4):357-360.

  7.[APASL2017]范建高教授访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疗现状.

  8.GetTestedforLiverCancer,YourLifeMayDependonIt.HepatitisBFoundation,2015.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