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曾经致命的感染中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复杂的手术不再困难。但由于人们的过度使用或误用,抗生素正在迅速失去效力,这也被称为抗生素耐药性。加强抗生素科学管理、减缓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紧迫任务之一。11月14日-20日是“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同启动“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中国宣传活动。
它从曾经致命的感染中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复杂的手术不再困难。但由于人们的过度使用或误用,抗生素正在迅速失去效力,这也被称为抗生素耐药性。加强抗生素科学管理、减缓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紧迫任务之一。11月14日-20日是“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同启动“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中国宣传活动,今年“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的全球目标是呼吁负责任的开处方和使用抗生素。
未来全球死于耐药菌感染人数或超癌症
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也开启了抗生素在疾病治疗中广泛使用的新时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全球人口移动增加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病菌繁殖进化高速演变,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加剧,正成为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
在医疗卫生领域,对抗生素的滥用是指人们在不需要时服用抗生素;或没有按疗程服用;或不讲究卫生以防止细菌感染。所有这些行为都会滋生细菌,使其产生耐药性,并将耐药性传给其它细菌,正是这些细菌具有最大的耐药性和最难被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表示,如果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已经不能用于防止细菌感染,剖腹产等常见的外科手术或普通的肺炎都可威胁病人的生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了现有方法无法治疗的“超级细菌”。每年,全球约70万人死于耐药菌感染,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最近的估计数字表明,到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上升到1000万,多于目前癌症死亡人数。
“我们必须提升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和了解,不仅是开抗生素的医生,患者也应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另一个可减少感染的方法是教育人们尤其是在医院里如何有效地洗手;还有要加强养殖场的防病措施以及提高生物安全水平。”施贺德说,希望通过提高群众认识,呼吁每个人,包括患者、医生、兽医和农民采取积极行动,联手支持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实行国家行动计划。
公众认识和抗生素科学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我国抗生素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公众和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增强,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高,我国的细菌耐药情况有所缓解。但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表示,抗生素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社会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亟待加强,地域间管理状况差距较大,基层医务人员用药水平不高,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遏制细菌耐药的技术支撑体系存在短板等。
2016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从国家层面明确了细菌耐药的综合治理策略与措施,包括对抗生素的研发予以支持,对抗生素的生产、流通、使用、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其中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是重要任务之一。张宗久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致力于推动抗生素知识的宣传普及,促进公众认识水平的提高,也将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更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刘新民表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应有宏观的设计,从管理架构到品种遴选,再到管理模式和规则的制定实施都需要医院管理者的智慧。2012年,北大医院新门诊大楼启用时就取消了门诊输液室,真正需要的患者可以到急诊或者收治住院,既有效减少了静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不会耽误严重感染患者的治疗。
作为我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医院,重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一直是北大医院的一项传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王平教授表示,早在1980年,北大医院就成立国家抗生素研究中心之一的北大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又称北大临床药理研究所),率先开展酶活性和酶动力学、青霉素结合蛋白、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检测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同时,北大医院也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首批成员单位,这都为北大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北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控制基本稳定在6%以下。
遏制细菌耐药性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据悉,“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其目标是提高全球对抗生素耐药问题的认识,并在公众、卫生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间寻求和探索最佳实践,从而遏制细菌耐药性增长,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当日,在场全体人员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李大川的带领下,郑重承诺“慎重使用抗生素,从我做起”。刘新民表示,抗菌药物管理任重道远,需要多方努力才能达到科学、专业、常态和精细的管理目标。为此,更应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遵循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合理用药政策,落实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和医务人员专业化培养,并提高公众、卫生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认识,从而避免抗生素耐药的继续发生和扩大。
专家还特别提醒,细菌耐药性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防控细菌耐药问题绝不只是国家和医生的行为,每个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全社会各个层面都可以采取行动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并限制其传播。国家和政府应该进行持续强有力的公众和医生宣传教育,强调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并改变不必要抗生素的潜在需求;加强行政管控和感控参与,依靠信息化系统,实现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逐步完善由感染科医师、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临床药师组成的三大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推进抗生素针对性使用;从长远来看,重新评估医学和药学专业课程是有着必要性和积极意义的。卫生工作人员应保证手、器具和环境清洁来预防感染;同时,确保病人及时接种所需疫苗;当发生疑似细菌感染时,通过细菌培养和检测进行确认;只有在确实需要时才开具和分发抗生素,在合适疗程开具和分发合适剂量的合适抗生素。作为普通公众应经常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密切接触病人并及时接种所需疫苗来预防感染;仅使用获得认证的卫生专业人员开具的抗生素,始终按照处方全程服药;不使用剩余的抗生素,不与他人共用抗生素。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