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在过去三十余年经历了3 次里程碑式革命,从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到金属裸支架,再到药物洗脱支架。近年来,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研究热点,被称为第4 次介入革命,本专题将带您全面认识生物可吸收支架。



专家视点

专家视点

高润霖院士: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977年PTCA诞生以后,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血管急性闭塞(约6%),需要实施急诊手术。所以单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OBA)的实施中,需要外科团队做好准备。另一问题就是血管再狭窄,这在前降支中的发生率可达40%~50%。[详细]

徐波教授谈生物可吸收支架热点问题

近年来,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成为冠脉介入治疗领域最引人瞩目的进展。2015年多项临床研究的发布令业界真切感受到了BRS明朗的前景,第一代BRS面临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作为该领域专家之一,连续数年在国内外介入心脏病学大型会议上[详细]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历史和未来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历史和未来

生物可吸收支架发展历程

    聚乳酸生物可吸收依维莫司洗脱支架(Absorb BVS)是目前临床证据最丰富的一款生物可吸收支架,本文就其相关研究做一详细梳理。[详细]

支架进化史:从1.0版到3.0版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心脏支架扮演着重要角色。近30年来,支架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广泛使用的历程,并经历了3次“进化升级”。[详细]

回眸: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四次革命

    考虑到BRS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其前景可谓光明。但仍有个别研究(GHOST-EU)发现AbsorbBVS支架内血栓的风险相对较大(详见本专题其他内容)。[详细]

国产BRS的起步:Xinsorb支架使用体会一例

    2014年7月,“Xinsorb生物全降解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确诊性临床试验”进入临床。该研究所有入选病例必须符合相应标准,包括:年龄在18~75岁;有缺血证据;签署知情同意书;单一靶病变或有两处靶病变但分别位于两支冠脉血管;自体冠脉靶病变,直径狭窄≥50%,且小于100%,远段血流TIMI≥1...[详细]

陶凌教授“我坚信BRS是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代BRS在现有条件下总体表现令人满意,我坚信BRS会是未来发展方向,尤其是应用于左主干或前降支病变。[详细]

张瑶俊:一文看懂生物可吸收支架,基本设计和主要类型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从最初的球囊扩张成形术、金属裸支架置入、到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的3次创新性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得这项治疗手段成为更多冠心病患者的理想选择。[详细]

生物可吸收支架发展历程

评论

主页 |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486号

京卫网审[2013]第0193号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