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甲综合教学医院的一名全科研究生导师,深知全科学员培养的重要性,在全科教学中探索目前如何在综合性医院更好的完成全科带教,以下体会供参考。带教全科医生不论在临床病种和业务水平上均无问题,关键是要了解全科特点,传授在基层实际工作中能用得上的全科基层适宜技术,而不是专业性较强的高大上内容。赤脚医生的教材在当时全国各地都可买到,图文并茂,简便易行,是较为实用基层的适宜技术等因素使得赤脚医生制度得到普及和有效实施,获得世界好评。值得借鉴。
2015年9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在部署的第二项工作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9月4日在2015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十三届年会上13位院士联名呼吁《发展全科医学、培训全科医师》。这也是1986年引进全科医学概念以来大家的共同全科梦。在近30年来全科实践探索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要落实医改的一系列政策,实现全科梦的前提是基层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只有基层全科医生能胜任基层首诊工作,才有可能实现分级医疗。在基层医疗的房屋,设备等硬件方面巨额投资后,人是决定性因素。
目前已制定2020年培养30万全科医生目标,是新医改成功的关键。但必须看到目前影响实现培养全科医生目标的困难是在全科培养基地中缺乏合格的全科带教老师,这个问题在全科基层实践基地中尤为突出,没有合格的全科带教老师难以想象能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由于全科实践基地缺乏合格的带教老师甚至影响到全科培训大纲中基层实践基地培养时间的制定,导致不能象国际上通常那样全科培训的一半或更多的时间是在基层完成,即使在三甲医院的全科培养基地的培养中也由于缺乏合格的全科带教老师,使得在各轮转科室的全科培养中全科特色不明显,常常出现类似专科培养现象。在我们认识到合格的全科医生的重要性后,更应该认识到合格的全科带教老师更为重要!承担全科教学工作的三甲医院和医学院校在这场医改攻坚战中义不容辞,任重道远。在国外常常看到他们的医学高等院校获诺贝尔获奖为世界作出贡献的荣耀时,更看到他们在全科医学方面的努力为本国医疗事业作出奉献的精神。在我国目前急需合格的全科医生之时,高等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三甲综合教学医院的一名全科研究生导师,深知全科学员培养的重要性,在全科教学中探索目前如何在综合性医院更好的完成全科带教,以下体会供参考。
一、明确全科概念
全科医学科是临床二级学科,是一门专业。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内外妇儿简单的叠加。全科医生提供的是基本和必需的全科医学专业服务,也就是患者在基层就诊时应该得到的医疗服务。在高血压、 等常见慢病防治和管理,长期随访等方面基层医生提供的是大医院医生做不到的高级服务,不是初级公共卫生服务。他们是能够为居民提供全面、长期医疗和健康管理的“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
大医院各科室是疾病谱不变,而诊疗的是不同病人,即病不变人变。而基层是服务对象不变,服务对象的身上发生的疾病不断变化,即人不变病变。如果我们在带教过程中作为带教老师了解全科的一些基本概念,那么我们在学生的轮转与培训过程中就能够正确引导他们,有望实现培养成合格的全科医生。实际上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在本专业上工作多年,带教全科医生不论在临床病种和业务水平上均无问题,关键是要了解全科特点,传授在基层实际工作中能用得上的全科基层适宜技术,而不是专业性较强的高大上内容。而在全科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带教老师他们在基层工作多年,熟悉基层全科的需求和特点,但诊疗疾病规范化和临床教学经验方面存在不足。
在全科教学中,我们高校教学医院的全科师资深入基层全科实践基地以及偏远地区的大医院开展全科教学交流和示范工作,更注重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师资团队的培养。通过引导和支持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带教老师参加国际和国内慢病防治规范化防治项目,提高基层全科带教老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结合他们所做的高血压, 管理等项目内容,进行全科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我们从自己专科的科研项目中多方筹资,选派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带教老师到国内、外参加全科培训,逐渐建立起一支有较高全科素质的带教师资队伍。
二、弘扬我国全科发展史,注重全科人文教育
我国几千年的中医常常是内外妇儿疾病都能诊治,实际上就是全科医生。50年代我国基层医生在大医院专家指导下,齐心协力消灭血吸虫,在世界上引以为豪。1968年9月,当时中国最具有政治影响力的《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随后各大报刊纷纷转载。"赤脚医生"的名称走向了全国,影响了世界。赤脚医生掌握有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尽管条件难苦,但还是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乡村的赤脚医生医术虽不高,但他们应用在当时条件下可及的“一根针一把草”技术,使得偏远贫困地区病人都能得到赤脚医生照顾,充分体现全科医学的人文关怀精神。赤脚医生的教材在当时全国各地都可买到,图文并茂,简便易行,是较为实用基层的适宜技术等因素使得赤脚医生制度得到普及和有效实施,获得世界好评。赤脚医生的激励机制更值得我们深思!
三、强调实用,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胜任力
现在老百姓反映的“看病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看好医生难”。缓解“看好医生难”,就是基层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在我国目前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学历,年资不同,为每位医生量身制作培养方案。不同年龄和年资采取不同养方式,年轻医生参加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年医生由于工学矛盾,不可能全脱产的长时间学习,我们根据他们工作中的实际业务需要,采用不限时间(周末、节假日)、不限方式(门诊、查房),不限内容{心电图,超声技术等)、不收学习费用、正规医务处备案的“四不一备”培养方式,做到基层缺什么,补什么,务实实用,切实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业务能力。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心电图机,但无人会打报告,我们帮助联系周末来我们医院心电图室学习,基层医生说“在社区1年只有300-400份心电图,而在这里1个周末就有这么多,还有老师教,解决了我们实际需要。”三月后学成回去开展工作,填补了心电图空白。
这项工作不仅结合目前基层实际情况做到切实提高基层医生业务水平,也更好的发挥三甲医院在医改中的业务优势,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做到基层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四、教学内容结合基层实际,规范可及
在全科教学中尽量结合国家公共卫生服务11项内容重点授课,教授本专业中哪些是基层常见病,哪些是全科医生可用于基层的适宜技术。在全科医生培训过程中,强调规范化。例如高血压患者规范化诊治和管理。带教老师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的标准大指南,而且要求熟悉本专业成绩病的基层版指南,如高血压, 均有基层版指南,基层版指南在诊疗中更注重患者的管理,这些内容在基层规范实用,符合基层全科工作需求,也符合教学的循证医学要求。
五、重视全科基层实践基地带教老师的培养
在全科学员的规范化培训大纲中,他们有6个月社区实践时间,目前基层全科实践基地的带教老师十分缺乏。如何培养合格的基层带教师资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作为三甲教学医院,全科医学科、全科医学教研室应与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加强联系,共同探讨全科医生培训模式、临床带教及如何促进全科医学发展等问题。我们形成全科教学团队深入基层开展教学示范工作,同时邀请基层全科实践基地的带教老师到三甲医院参加全科教学,在分享社区带教经验及社区常见病及多见病的诊疗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全科带教能力。
六、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重视全科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育是立国之本,完善全科教育体系是实现分级医疗的根本措施。在我国全科教育体系的顶层设置上仍然存在争论,例如全科医学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已经得到公认,但在如何具体落实中存在不同观点,虽然13位院士在关于大力支持中国全科医师制度建设的倡议书中积极主张“尽量创造条件设立全科医学科”,但有独立的全科医学科的三甲综合医院寥寥无几。面对2020年完成培养30万合格的全科医生这一艰巨的任务,我们不能没有一支专业的全科师资队伍,总是让专科医生去兼职承担。专业的全科师资人员在三甲综合医院应该有他们自己的发生存和展空间,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全科医学科。又例如在医学本科教育中是否应该有全科医学教育,医学本科生在他的大学教育中从未听说过全科医学,在他毕业时能选择全科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吗?更不要说达到国际上医学院校学生60-80%选择全科医生的理想。如此类似的问题在等待解决,否则全科医学仍然停留在美好的概念上难以落实。我们可以组织专家研讨论证,更希望尽快付诸实施,加大全科教育体系建设力度,为在三甲综合医院中愿意加入全科师资队伍的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从事全科医学人员的学术地位,加大三甲医院和基层全科带教老师的培养力度,有更多合格的全科带教老师并形成团队,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缺乏合格全科师资的问题。看看我们为无序的医疗付出的代价,为解决分级医疗等问题,加大全科医学的投入是必要和值得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不抱怨,我们在努力。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