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振安等研究了腹股沟皮下注射法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腹股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效果好,周期短,操作简单,可行性好,是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新方法。该文章发表于2015年06期《中国免疫学杂志》上。 该研究旨在探讨腹股沟皮下注射法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可行性。 研究者们将36只雌性B
近期,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振安等研究了腹股沟皮下注射法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腹股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效果好,周期短,操作简单,可行性好,是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新方法。该文章发表于2015年06期《中国免疫学杂志》上。
该研究旨在探讨腹股沟皮下注射法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可行性。
研究者们将36只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包括A空白组、A模型组、A治疗组、B空白组、B模型组和B治疗组(A为腹股沟皮下注射,B为颈背部皮下注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AR模型建立成功后治疗组用OVA进行免疫治疗,隔天一次,共15次。鼻腔连续激发第7天时,进行小鼠AR症状评分,鼻黏膜变色酸2R染色统计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数,ELISA法检测血清OVA-s Ig E表达和鼻腔灌洗液中IL-4和IFN-γ表达,计算IFN-γ与IL-4比值。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显示,治疗前,模型组和治疗组AR症状评分均大于5,治疗后,A治疗组AR症状评分小于5。A空白组、A模型组、A治疗组、B空白组、B模型组和B治疗组EOS数分别为0.78±0.31、21.60±2.90、10.43±2.56、0.83±0.46、22.44±3.39和23.40±4.24,A治疗组EOS数较A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治疗组EOS数与B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空白组OVA-s Ig E的表达为阴性,其余组为阳性;各组IFN-γ与IL-4比值分别为10.75±3.38、10.38±3.08、3.02±0.69、2.71±0.89、2.52±0.30和5.45±1.41,A治疗组IFN-γ与IL-4比值较A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治疗组IFN-γ与IL-4比值与B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