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全科医学

顽固性失眠的中医康复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峰等 来源: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 日期:2012-09-28
导读

通过整合康复医学对神经性疾病,尤其是顽固性失眠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应用方法。试从辩证诊断,中医康复方法等多个方面,论述失眠症的中医康复,探求其全面持续康复的独特的思路。

关键字: 失眠 | 中医药 | 康复

摘要:通过整合康复医学对神经性疾病,尤其是顽固性失眠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应用方法。试从辩证诊断,中医康复方法等多个方面,论述失眠症的中医康复,探求其全面持续康复的独特的思路。

  睡眠是人体所具有的一种规律性的自我保护性抑制,也是人的“睡眠—觉醒”与大自然的昼夜交替规律相适应的体现,睡眠的意义在于调节人体与环境的昼夜变化,使其协调统一,以保证人体生理与生态活动的相对稳定,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然而,失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偶尔失眠对身体并无损害,但长期严重失眠,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可以对人们的躯体和精神产生不良影响。

  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1]。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可把它列属于第四类医学[2]。其具体是对有功能障碍病、残者进行的各种治疗和训练,以达到功能的恢复、改善和代偿,从而促进残疾人和伤病员的康复。由于其有着跨学科渗透的特点,故亦涉及到了传统医学、宗教学、残疾学、心理学、工程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所以,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完成病患生理和心理的功能恢复,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3]。所以,传统康复医学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神经疾病的后期治疗中,并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从中医学的角度,论述了中医康复治疗在失眠诊治中的应用。

  1失眠症的认识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sleep onset)和维持(sleep maintenance)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求,其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频繁觉醒、醒后不易再入睡、多梦或早醒、睡眠时间减少及睡眠质量不高,醒后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等。失眠症可引起患者白日自觉躯体乏困、头胀、头昏、打吨、精神萎靡、嗜睡、注意力减退、思考困难、反应迟钝、情绪低落、焦躁等症状。失眠患者在不同程度地自感未能充分休息和恢复精力, 若仅有睡眠量减少,但无继发白天症状者不能诊断为失眠症。我国精神疾病分类中的失眠症,类似于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1992年)中的心理生理性失眠(Psychophysiological insomina),列于内因性睡眠障碍(Intrinsic Sleep Disorders)之下,又称获得性失眠、条件性或功能自主性失眠。其基本特征是由于躯体紧张和预料妨碍睡眠的联想引起的失眠,伴有觉醒时脑功能的降低。

  祖国医学早已对本病进行了文献记载,本病最早可追溯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其将本病称为“不卧”、“不得卧”和“不能卧”。而《内经》则称此类病证为“不得卧”、“卧不安”、“卧不得安”、“不得安卧”、“不卧”、“不能卧”、“少卧”、“目不瞑”、“夜不瞑”、“不夜瞑”及“不能眠”等等,散见于《素问·逆调论篇》、《素问·病能论篇》与《灵枢·营卫生会》等20余篇章中[4]。但“不寐”一词的出现,则始载于《诗经》“邶风·柏舟”篇:“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小雅·小宛”篇也有同样的记载。在医书中“不寐”一名,最早见于《难经·四十六难》:“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将“不寐”的病名进行了规范。始将“卧”与“眠”的命名分开,并赋予其各自明确的指向性。其中,对于其他病痛所引起的不能卧眠者,均以“卧”称;对于与烦躁兼见不能眠者,多以“眠”称[2]。随后,历代医家在本病的命名上多有发挥,如王焘在《外台秘要》中称作“不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少寐”,而《圣济总录》则称“少睡”,《杂病广要》称“不睡”等等,均体现了时代背景与医家的学术思想。

  时至今日,引入西方医学,渐渐将本病名之“失眠”,而中医学者仍延续古谓,名其为“不寐”。

  2 中医学失眠的辩证诊断

  失眠中所出现的症状,有些是失眠的特有表现,有些兼杂疾病的特殊反应。而从中医学的角度去看待失眠中的症状,主要是通过症状,了解症状的发生与中医病因病机的关系。

  现代医家在临床中,对于失眠的辨证多尊先贤之论述,试从气血阴阳入手,以五脏失调为本,分析本病证型。多数医家从“五脏致病”立论,邹毅渠[5]认为,心神不宁可生不寐,本病病位在心,故失眠的中医证候分型多与“心”有关,即可分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虚胆怯”、“痰热内扰”。王威[6]认为,不寐证发病是以“心肾不济”为核心,进而累及它脏,临床中以“心肾不交”为主要证型,其次为心脾血虚型、心脾气需型、脾胃不和型。陈魁[7]据“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结合不寐的临床特点,将不寐证分为:“痰湿内扰”、“湿热内结”、“食滞中焦”、“中脏虚寒”、“胃阴亏虚”五个主要证型。部分医家由“虚实”别析,姚憬[8]认为,不寐证在西医学中列属神经官能症的范畴,其病理机制不一,根据病程的长短,又有虚实之分。实证分为心火亢盛型、痰热扰心型、肝郁气滞型、肝胆湿热型和食致脾胃型;虚证分为心脾两虚型和心胆气虚型;虚实夹杂分为心肾不交和阴虚火旺型。徐富业教授[9]强调论治不寐证,应首辨寒热虚实,其认为,大抵虚证以“心阴不足”证为主;实证多因热、痰、瘀邪而生,以“心肝火旺型”、“痰湿中阻型”、“瘀血内阻型”多见。龚少愚[10]根据顽固性不寐症“因虚致实”、“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的临床症状特点,将其例辨证分为血虚肝旺、痰火扰心、心脾两虚、气郁血瘀四型。

  3 失眠的中医特色康复疗法

  中医学者总结古今医家对失眠症病因病机的认识,针对患者的体质,运用多种康复治疗手段,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

  3.1 耳穴疗法

  治疗失眠的常用耳穴有:神门、心、皮质下、内分泌、脑点、胃、枕等中医辨证加减配穴。运用耳穴疗法的优势在于治疗失眠症的同时还可使患者的其它伴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可以避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及久服药物后产生的耐药性和依赖性,耳穴治疗安全经济,操作方便。文革珍[11]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失眠77例,耳穴选用神门、皮质下、心、脑等,治疗30d,结果全部有效。伍晓萍[12]观察耳压对失眠、嗜睡有双向调节作用。取耳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为主穴,辨证取配穴,耳穴压王不留行籽,2d贴一次,两耳交替,3次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达到85%。刘丽萍[13]在耳根敏感点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刺一侧,两侧交替进行,5次~7次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8.89%。

  3.2 推拿按摩

  李培宏[14]推拿治疗药物依赖性失眠症46例。取百会、头维、印堂、神庭、率谷、四神聪、肩井、神门为主穴,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取配穴。用一指禅、开天门、分法、拿五经、扫散法、推桥弓、滚法、点法,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5.65%。褚文浩,等[15]足穴按摩治疗失眠症。用补肾养心、活血通络药物做成中药泡足液,取温度为40℃的中药液放入B2P-1保健足盆内,令病人双脚浸没于药液中,然后启动足盆按摩开关及保温开关,每次治疗30min,10次为1疗程,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灵枣胶囊(灵芝浸膏粉、枣仁浸膏粉),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1个月后,按摩组32例,总有效率为90.6%,中药组38例,总有效率为89.5%,提示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效果。李红印[16]用特殊按摩手法治疗顽固性失眠32例。上午取阳经穴:百会、大椎、风府、命门、四神聪诸穴,下午取阴经穴:神门、太溪、三阴交、太冲、涌泉诸穴,均采用点揉推按法,7d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3.75%。

  3.3 食疗

  许兴平[17]运用食物便方治疗,(1)龙枣汤:龙眼肉10~30g,大枣10枚,加白糖适量,睡前2h服用,适用于阴虚火旺证。(2)莴苣汁:莴苣250g,煎煮,临睡前服用,适于心脾两虚证。(3)莲合羹:莲子肉30g,百合30g,煮沸30去皮切碎捣汁,炖温服,每次1汤匙,睡前0.5h服下,适于痰热内扰证。(4)小米粥:小米30g,粟米30g,加水煮粥,煮沸后加百合15g至熟,睡前0.5h服,适于脾虚体弱者。

  3.4 时间疗法

  刘渊[18]以《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和阴阳睡眠学说为指导,通过上午用茶叶或咖啡等助阴出阳,下午用验方“涵阳入寐饮”(制首乌、枣仁、柏子仁各15g,生地、夜交藤、磁石先下,珍珠母先下、石决明先下、龙骨先下、牡蛎先下各30g,黄连5g)助阳入阴,调整恢复正常的“眠、醒”周期,治疗顽固性不寐,具体方法是:上午10点以前饮浓绿茶1~2杯,午餐后、18点左右及睡前1h,分3次服上方汤药。每日1剂,连服10天。薛明翠[19]采用绿茶与酸枣仁合用治疗失眠症,其认为茶叶苦寒降火,含咖啡碱,可使大脑皮层兴奋。昼饮浓茶,可助阳之不足;酸枣仁,甘酸养阴,可宁心安神,夜服可助阴之不足。二者可调阳助阴,使阴阳相交。郁青萍,等[20]认为,失眠与时间存在特殊的联系,以辨时论治不寐证,予下午酉时口服自拟“安眠汤”,睡前服“乌灵胶囊”,总有效率可达92.2%。

  4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水平的水平提高,逐渐重视康复医学在神经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医学由美国Joel A Delisa教授[21]首先纳入到本学科治疗中,并衍生出光疗、刺激控制治疗、认知疗法等多种康复方法。同时,中医学对失眠有着完整的认识与诊疗体系。从病因立论,认为营卫学说、阴阳学说、他邪致病、情志所生是本病的主要病因,但以五脏藏神理论是贯穿诸因的核心。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循环,生生不息。从辨证论治立论,多数医家从“五脏致病”出发,辨析虚实,以兹用方。所以,中医药对于本病,尤其是针对顽固性失眠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将会有更大的裨益,这也成为康复医学今后研究的重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专题报道!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