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假性球麻痹属于难治性病症,凡发生在皮质至脑干之间任何部位的脑出血、脑梗死,影响到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都可以引起假性球麻痹。据统计,脑卒中根据脑实质损伤部位的不同,有14%~71%的患者伴发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目前,国内外西医治疗假性球麻痹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给予高蛋白、低脂饮食、神经营养药以及血管扩张剂等,病情严重者则通过鼻饲和输液维持生命。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也主张积极给予康复治疗,如进行Logemann JA吞咽障碍舌肌功能训练,口颊部、舌部的主动、被动活动及 冰棒刺激等康复训练
中风假性球麻痹属于难治性病症,凡发生在皮质至脑干之间任何部位的脑出血、脑梗死,影响到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都可以引起假性球麻痹。据统计,脑卒中根据脑实质损伤部位的不同,有14%~71%的患者伴发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目前,国内外西医治疗假性球麻痹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给予高蛋白、低脂饮食、神经营养药以及血管扩张剂等,病情严重者则通过鼻饲和输液维持生命。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也主张积极给予康复治疗,如进行Logemann JA吞咽障碍舌肌功能训练,口颊部、舌部的主动、被动活动及 冰棒刺激等康复训练,以及呼吸训练、舌唇下颌运动训练、软腭训练、发音训练等。
我们研究小组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资助项目——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项目中的子课题《中风假性球麻痹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工作,研究基于临床实际,充分注意古籍、专家经验与现代文献证据的有机结合,形成优化的推荐方案,尤其是较充分地体现了专家经验及专家共识,因此推荐方案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有效性、普适性、可操作性。适用对象主要为针灸医生,包括国内外医院、诊所的针灸临床从业人员及针灸治疗师,与假性球麻痹相关的其他专科人员如神经内科医生也可参考使用。
《中风假性球麻痹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作为《中医偱证临床实践指南》针灸分册中的一部分,已于2011年1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仅对指南中的针灸治疗方案进行推荐。
假性球麻痹以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的选穴处方特点是以对症选穴为主,结合循经远端选穴和/或辨证选穴。指南中分为穴组方案推荐、处方方案推荐两部分。
1 穴组方案推荐
1.1对症选穴
(1)颈部取穴:廉泉、夹廉泉、人迎
针刺操作方法:人迎:在喉结尖旁开1.5寸,颈总动脉内侧缘,直刺1.0~1.5寸,局部有窒息样针感。廉泉:施以合谷刺法,先向舌根方向刺入1.5~1.8寸,再向左右各刺入1.5~1.8寸,以局部得气为宜。夹廉泉:位于廉泉同一水平旁开0.5寸,针尖向喉结方向,进针1.2~1.5寸,局部有酸胀感即可。以上3穴均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
电针操作:双侧夹廉泉可以接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以病人耐受为度。
穴位注射:廉泉穴位注射,令患者仰卧,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药液(临床
常用维生素B族),7号长针头针尖朝向舌根方向刺入2寸左右,舌体有针感后推入药液,每穴1毫升。
注意事项:针刺颈项部穴位要充分注意针刺的深度和方向。针刺人迎时,
应避开颈总动脉。
廉泉和人迎穴主要用于改善患者吞咽及构音功能。
(2)项部取穴:风府、风池、哑门、百劳
针刺操作方法:风府:针尖朝向喉结方向,进针1.0~1. 2寸;风池:针尖稍向内下方,刺入1~1.5寸;哑门: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百劳:直刺1.2寸。诸穴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电针操作:双侧风池可以接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以病人耐受为度。
穴位注射:风池、哑门穴位注射,用5 毫升注射器抽取药液(临床常用维生素B族),以7号长针头针刺,进针得气后每穴注射药液1 毫升。
注意事项:风府、哑门不可向上斜刺过深,以免伤及深部延髓。
风府、风池穴主要用于改善患者吞咽及构音功能。
(3)其他部位取穴:咽后壁、金津、玉液
针刺操作方法:咽后壁:令患者张口,用压舌板将舌体向后下方推压,以3~4寸芒针点刺悬雍垂两侧之咽后壁,每侧3~5针,少量出血,不留针。金津、玉液:让患者自然将舌伸出口外(如舌不能伸出者,可由医者垫纱布固定舌体于口外),常规消毒舌面各穴,用毫针点刺少量出血,不留针。
注意事项:点刺后令患者保持低头位,避免血液回流气管引发呼吸道堵塞。
咽后壁和金津、玉液穴对构音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1.2 循经远端取穴
取穴:列缺与照海,通里与内关,丰隆与三阴交,合谷与太冲。
针刺操作方法:以上腧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
电针操作:丰隆与三阴交、合谷与太冲可以接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以病人耐受为度。
循经远端取穴是针灸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循经远端对穴的配伍应用,可以增进穴位间的相互协调作用,增强疗效。
1.3辨证取穴
取穴:肝阳上亢型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配丰隆、中脘;瘀血阻窍配足三里、三阴交;肾精亏虚配太溪、肾俞。
针刺操作方法: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的原则,太冲、丰隆、三阴交施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太溪施提插捻转补法。
电针操作:以上穴位选取一组或两组,接通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以病人耐受为度。
辨证取穴对于治病求本、巩固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2 处方方案推荐
根据患者情况,选取一种或两种以上穴组推荐方案,构成针灸处方。
2.1 体针疗法
取穴:风府、百劳、人迎、廉泉、夹廉泉。
针刺方法:具体针刺方法可见前述。
电针疗法:针刺得气后,夹廉泉接通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以患者耐受为度。
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针刺人迎时针感不宜过强。
本方案适用于中风各期的一般假性球麻痹患者。
2.2 项针疗法
取穴:风池、翳明、廉泉,外金津、玉液、治呛(甲状软骨上切迹上缘与舌骨下缘之间,直刺1寸以内。)供血(风池穴直下1.5寸,向内侧直刺1寸。)吞咽(喉结与舌骨体中点,旁开0.5寸,向内侧稍斜刺0.3寸。)发音(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的中点,旁开0.2寸,直刺0.3寸。)治返流(发音穴外0.5寸,向内侧斜刺0.3寸)。
针刺方法:风池、翳明、供血,针尖稍向内下方,刺入1~1.5寸。廉泉、外金津、玉液,向舌根刺入1.2~1.5寸。治呛、吞咽,直刺0.3寸。发音、治反流穴,直刺0.2寸。每日上、下午各治疗1次。
电针:吞咽障碍明显者,治呛接电针,构音障碍明显者,发音穴接电针。
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以患者耐受为度。
疗程: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
本方案适用于中风各期的一般假性球麻痹患者。
2.3 醒脑开窍法
取穴:风池、翳风或完骨、三阴交、内关、水沟。
针刺方法:风池、翳风或完骨穴:均针向结喉,震颤徐入2.5寸,小幅度、高频率捻转1分钟,以咽喉部麻胀感为宜。三阴交:直刺1.0~1.5寸,行提插补法1分钟。水沟:行雀啄刺,使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内关:行提插捻转泻法1分钟。首次治疗先刺水沟、内关,以后可2~3d针刺1次;风池、翳风或完骨、三阴交每日1次。
疗程: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本方案适用于中风各期的一般假性球麻痹患者。
2.4 头体针结合疗法
取穴:头针取穴: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体针取穴:风池、翳风、廉泉、金津、玉液。
针刺方法:头针操作:沿头皮l5°角斜刺至帽状腱膜下,进针30毫米左右,采用提插手法,进针时幅度小,行针时提插幅度要大。每穴行针时间约30秒,可两针同时操作。边行针边嘱患者尽量活动相应肢体,得气后留针,连接电针治疗仪,断续波,低频,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2次,上午针患侧,下午针健侧。
体针操作:取风池、翳风(针尖对准喉结方向针2.5寸)、廉泉、金津、玉液,针刺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采用相同的腧穴及操作,上、下午各治疗1次。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注意事项: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慎用本法。
本方案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以半身不遂、假性球麻痹为主症者。
2.5 放血疗法
取穴:咽后壁、翳风、内关
针刺方法:令患者张口,用压舌板将舌体向后下方推压,以3~4寸芒针点刺悬雍垂两侧之咽后壁,每侧3~5点,少量出血,不留针。翳风:向咽部斜刺进针2.0寸,使麻胀感传至咽部。内关:向肘部斜刺,进针1.5寸,使麻胀感传至肘部,留针20分钟。
疗程: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