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治疗小便次数和量均有所减少。结论:针灸结合隔盐、隔姜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隔盐隔姜灸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的康复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确诊20例,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性损伤各10例,采用针灸结合隔盐、隔姜灸的方法,通过观察小便早晚的次数和量,对比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通过治疗小便次数和量均有所减少。结论:针灸结合隔盐、隔姜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本组20例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一年余,最短15天.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男性9例,低位脊髓损伤患者11例。
2治疗方法
2.1分型论治
肾气虚弱型:取穴:主穴配肾俞和百会。
肺脾气虚型:取穴:主穴配肺俞、脾俞。
肝肾阴虚型:取穴:主穴配肾俞、三阴交、太冲穴。
2.2针灸治疗:
2.2.1取穴:主穴取中极、关元、天枢、命门、气海、三阴交、膀胱俞、三焦俞。配穴取百会、脾俞、肺俞、肾俞、三阴交、太冲。每穴取主穴和配穴中的两穴。
2.2.2施术方法:以上主穴采用50.mm×0.32mm不锈钢毫针刺入35—50mm,以针感传至膀胱和尿道为度,后连接SDZ-Ⅱ电子治疗仪给予电刺激,疏密波,患者能忍受即可,连续刺激25分钟,治疗后用细盐覆盖于神阙穴上,上面盖一个2—3mm厚的姜片,姜片以针刺数孔,再放宝塔形的艾柱施灸,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治疗一次,十次一疗程,周末休息。疗程中间休息三到五天。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本组病例治疗二十次后统计疗效:显效:小便有便意,基本上能自行控制,2次排尿间隔在2h每次尿量不足400ml,间隔时间延长,夜尿次数较前明显好转。有效:小便偶有尿意,但有时不能自控者。无效: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
3.3治疗结果:显效例14;有效例4;无效2例。通过治疗小便次数和量均有所减少有效率达90%。
3.4治疗结论:针灸结合隔盐、隔姜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4讨论
脊髓损伤后的病人较多见,一般尿失禁常成为医生、患者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医认为:“膀胱者,周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灵枢·本输篇》认为“……虚则遗溺,溺水则补之”的原则,对尿失禁采用针刺主穴、配穴分型治疗,主穴关元、气海、中极为任脉之会穴,为人体元气之根,用于振奋肾气;命门、肾俞能够增补肾气,与关元、气海相配可以具有温肾壮阳,培补元气之功;膀胱俞为膀胱经的背俞穴,可促进膀胱气化,固摄小便之功能;三阴交为三阴经的交会处,通调三阴经气以运行下焦,有疏肝益肾的功能;诸穴相配可增强益气固肾,相得益彰;神阙穴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隔姜灸本穴可补虚扶正,温阳化水,固摄束尿;同时盐味咸,咸入肾,借灸之力,生姜之功,可引火归元,强肾固本。临床上使用得当,可收到药物不及之功效。如果早期应用可能预期效果会更好,希望这种方法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