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全科医学

自我效能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邓卫萍 赵红梅 来源: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 日期:2012-09-25
导读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1]于1977年提出,它是个体自身潜能发挥的一种动机因素,主要通过调节和控制行为来对个体的健康产生影响。经过不断完善1997[2]年Bandura将其定义为人们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成就目标,在行动过程中所需要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概念提出后在多个领域运用并逐渐成熟。近年来自我效能在卫生保健领域、生理、心理方面对健康促进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自我效能理论背景、提高自我效能的途径以及自我效能干预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1]于1977年提出,它是个体自身潜能发挥的一种动机因素,主要通过调节和控制行为来对个体的健康产生影响。经过不断完善1997[2]年Bandura将其定义为人们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成就目标,在行动过程中所需要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概念提出后在多个领域运用并逐渐成熟。近年来自我效能在卫生保健领域、生理、心理方面对健康促进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自我效能理论背景、提高自我效能的途径以及自我效能干预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自我效能的理论基础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为成功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要在行动过程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与个体的行为、技能、能力有关,是在不同情境下个体对其能做什么的信念。个体在从事某种行为前,首先要评估自己实施这一行为的能力,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的表现。当个体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到达理想结果,并能有效控制不理想结果的发生,便会产生行动的动机。这种认知体现了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3]。自我效能较低者在面对困境时容易放弃,而自我效能较高者则会表现出更好的坚持性。自我效能的学习改变可以通过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及生理和情感状态4种信息源的评估而定。个体的效能信念一旦产生,便会以不同方式对其自身行为活动产生影响。

  自我效能干预的途径和方法

  近年,针对增强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性研究已在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在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训练,从而提高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调节情绪、合理用药等方面的自我效能水平,以达到缓解或控制病情的目的。

  2.1.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被认为是与 密切相关的理论之一。自我效能作用在 方面即表现为人们追求健康能力的信念[4]。以自我效能为理论框架的 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通过对患者采用书面资料、健康讲座、宣传展板等形式进行 ,可以让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培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制定目标:采用“小阶段目标方式”将总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可以逐步提高的小目标,以让患者在行为过程中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当患者取得一定进步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激励其朝着下一目标继续努力。反之,若未完成阶段性目标,协助其分析原因,进一步完善对策,偶尔的失败虽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但若能积极克服这些失败经验,则可增强继续努力的动机。

  2.3.提供榜样:个体在评价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缺乏的情况下,自我效能很容易受到相关榜样的影响[5]。组织安排病友间进行交流的机会,让治疗成功的患者介绍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以使其他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自觉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预防和治疗。

  2.4.言语劝说:凭借他人说服性的建议、劝告、鼓励,个体更易相信自己拥有获得成功的能力,但言语的鼓励必须切合实际,且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基础上进行,言语激励的效果会更好。言语激励有助于调动患者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在治疗过程的能动作用。

  2.5.启用支持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强调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及病友间等支持关系。除家庭支持能外,建立如“高血压患者俱乐部”、“ 患者活动中心”等组织,可以让面临着共同的疾病困扰的病友在精神和行动上互相鼓励和支持。

  2.6.心理疏导:疾病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抑郁的负面情绪。与疾病有关的负性事件,特别是同种疾病的其他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消息会对患者的自我信念造成更为严重的打击。应该为患者提供舒适而轻松的治疗环境,避免患者得到负性事件的消息,并从正面积极疏导患者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减轻身体不适。

  自我效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3.1 成瘾戒断

  成瘾行为的预防和戒断是自我效能在护理领域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烟、酒、毒品等物质成瘾方面,其中以烟瘾戒断最为多见。有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是戒断动力以及戒烟结果的预测因子。2010年Elisa等[6]研究了戒烟和自我效能关系结果表明与戒烟相关的自我效能越高越能促进戒烟行为,增强自我效能是烟瘾戒断干预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戒烟者的干预项目中应该包括提高其自我效能。。Schnoll等[7]引对642名吸烟者进行尼古丁替代治疗,采取的行为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吸烟者戒烟的自我效能,增加其对戒断症状的控制感,达到增加戒烟的成功几率。自我效能在戒酒和戒毒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Young等[8]对大学生酒精饮用的调查发现, 戒酒相关的自我效能越高越有利于酒精戒断,我效能是酒精饮用的重要预测因子。Sara等[9]对毒瘾戒断的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高有利于毒瘾的戒断。近期在精神成瘾戒断的研究体现自我效能的积极作用。Jeong等[10]研究显示对现实世界的自我效能可以减少网络游戏成瘾。

  3.2 慢性病控制

  自我效能对慢性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11],在血糖控制、饮食控制以及疼痛控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Tamara等[12]对263例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调查发现, 对疼痛的自我效能越高越能促进其对疼痛的控制。对慢性病病人的健康干预应该注重对其自我效能的培养提高。Martin等[13]证明以社区为基础的自我效能干预是可行的,能提高患者哮喘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马金凤等[14]采取增强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策略,能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由此可以看出,自我效能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3.3 增强患者依从性

  依从性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了解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可以使医生更好地采取干预措施。自我效能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我效能越低服药依从性越差。Ammassari等[15]关于自我效能与服药依从性关系的研究也证明, 自我效能可以很好地促进服药依从性。向永红等[16]对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提示,自我效能在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4自我效能与心理状态

  个体应对面临事件的低自我效能是焦虑、恐惧、抑郁等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强个体应对事件自我效能,能降低其负性情绪体验,自我效能在患者心理健康的调节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Dave等[17]研究发现,制定目标和行动计划等提高自我效能干预措施,会对患有关节炎的老年人产生积极作用,减轻其忧郁和痛苦状况。Schofield等[18]研究显示提高化疗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可降低患者化疗前的焦虑和增强其对化疗的信心。

  小结

  虽然自我效能的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已在各个领域的开展研究。近年来自我效能在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自我效能可以帮助成瘾行为戒断,提高依从性和慢性病的控制能力等。对于护理工作者而言,自我效能不但可以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以通过提高病人自我效能促进其健康行为。目前自我效能在健康行为领域的研究多为调查性研究,并且多是针对某一特殊领域的自我效能,如与戒酒相关的自我效能、与疼痛相关的自我效能等,而对于一般自我效能是否必然促进健康行为则缺乏进一步探讨,并且对于在不同情况下自我效能是否受到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少有涉及。另外,目前研究多没有对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进行量化评估,即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呈直线相关还是有一定的曲线变化。今后的研究可以着重以上方面,为自我效能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专题报道!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